第一五九章 態度端正

圍棋定式“鐵重關”,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變化了,古老到什麽程度?古老到只在宋代,明代流行,即便是到了老施那個時代,這個變化就已經不常見到。

說到中古棋中的一些古老定式其實挺有意思,這些古老定式通常都具備兩個特征。第一個特征:很多古老定式通常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第二個特征:大凡中古棋中有名字的定式,這些定式的變化往往都異常復雜。

名字好聽自不用說了,只要看看“雙飛燕”,“倒垂蓮”,“金井欄”,“玉屏風”這些名字,和日本人創造的“大雪崩”,“大斜”,“村正妖刀”等等對比,這裏面的文化意境高下立判。

至於現代人創造的什麽“變相中國流”,“越南流”……那說句大實話,如果單比文化意境的話,這些東西根本就別往上湊,完全沒有什麽可比性。

說中古定式的名字好聽,這個應該沒有爭議,然而說到中古定式的復雜程度,這個可能就有很多現代人不太清楚——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日本棋院曾組織人手編撰一部大型圍棋工具書,就是那套著名的“大全”系列,這其中包括“布局大全”,“定式大全”,“死活大全”和“手筋大全”四本。

李襄屏個人認為,這一套“大全”系列,那也算是日本人對圍棋做出的一大貢獻啊。因為大家不是常說什麽“技術積累”嗎?而這一套“大全”,其實就是日本人在這方面做的工作,他們嘗試著對以往圍棋技術的發展做一次總結。

這種嘗試的工作態度值得肯定,然而總結的效果呢?說實話在李襄屏看來,日本人這項工作的效果只體現在圍棋普及方面,至於說什麽“推動圍棋技術的進步和提高”,這方面沒有任何效果。

以這4本“大全”中最有代表性的“定式大全”為例,等後世圍棋AI出現後,大家用圍棋AI去檢閱這本“定式大全”,於是人類有點尷尬的發現,人類總結的超過80%定式,在圍棋AI看來都有問題。嗯,用客氣點的說法,那就叫“值得商榷”。

除了這個尷尬之外,日本人出的這本‘定式大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總結得並不全面,那麽厚一本‘定式大全’,“小目定式”占據絕大多數篇幅,而按理應該和“小目定式”具備同等地位的“星定式”,不僅在這本“大全”中篇幅很小,而且列舉的變化也相對簡單。

可以說正是受這部“大全”的影響(由於在那之後,整個圍棋界就沒有做過類似工作了,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韓國,其實都沒再做過類似的總結工作),這就給後世學棋的年輕人一種假象了,大家普遍認為“小目定式”要比“星定式”更復雜,提到“大雪崩”,“大斜”,“村正妖刀”這些著名“小目定式”個個頭頭是道,而對於“星定式”卻知之甚少。

然而“星定式”真比“小目定式”更簡單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由於“小目”和“星位”的位置屬性,大家常說“小目”是攻守兼備,而“星位”是難攻難守,就這麽樣一個位置特點,就決定了真正的大型“星位定式”要遠比“小目定式”復雜得多。

大型“星位定式”到底有多復雜?“金井欄”的故事想必很多棋迷都知道,在民國初年,當時國內一流好手汪耘豐對陣日本棋手廣瀨平治郎六段,由於汪耘豐之前已經多次受挫,情急之下他找到一本棋書,這本書也不是別的,過百齡所著“三子譜”而已。

然而恰恰就是這本書救了老汪的命了,因為他通過這本書中學到一個定式,這個定式也不是別的,就是中古棋中非常古老非常普通的“金井欄”,這個定式古老到什麽程度?古老到在咱們國家南北朝時候,這個定式其實就已經成型,大概在公元500年左右,梁武帝蕭衍在《圍棋賦》中就有“東廂井欄”的說法,可見該棋式流傳之早。

普通到什麽程度?普通到過百齡只把它收錄在“三子譜”裏——而“三子譜”可能有些人還不太清楚,這其實是古代一本圍棋教科書,是過百齡認為他讓3子的人就應該掌握的東東。

然而就是這麽一個非常古老非常普通的“金井欄”,卻變成老汪手中的一把飛刀了,他依靠這把飛刀,留下一段“平生快事問秋翁,金井欄勝獨眼龍”的佳話。老汪字號“秋翁”,而廣瀨因有只眼盲,故有獨眼龍之謂,平心而論,這句詩確實顯得有那麽一點不夠厚道,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句詩,倒是讓“金井欄”這個定式聲名大噪。

現在的問題來了,像“金井欄”這樣的定式,它在中古棋中是什麽級別?它算是最復雜的定式之一嗎?

嗯,到了現代以後,倒是有很多人認為這算是中古棋最復雜的定式之一,並且把它和“倒垂蓮”以及“大壓梁”並列,好吃這是中古棋的三大復雜定式,比肩“大雪崩”等三大大型小目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