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不怕震驚天下,就怕天下不驚。

金秋九月,姜水神農天城一片忙碌,遁光來去如梭。

十萬聯軍戰俘,在明軍的看管下修建明國宮殿。

修士來修建宮殿,當然速度極快。不到半月功夫,一座巨大巍峨的宮殿就在遺址上拔地而起。

但,耗費的建築真材也很驚人。宮殿是按照神農天城的舊宮殿來修建的,幾乎是恢復性建築。

每一處殿宇,每一處樓台,包括各處洞府花園,都盡量恢復原狀。

神農天城果然是當年的西域巨城,恢宏大氣的底子擺在這。如今被姜藥復原,真的是美輪美奐,氣勢磅礴,猶如仙宮神殿。

巨大的神農廟也重新聳立,破碎的神農雕像再次請上神壇,享受香火供奉。

廟成之時,明王姜藥率領群臣和姜宗族人,進入神農廟祭拜神農大帝。

這意味著,毀滅了四五十年的神農天城,終於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再次代表神農後裔的榮耀。

除此之外,姜藥還在新的天城修建了明國太廟,祭祀姜氏祖宗。他只當姜別離真的死了,幹脆將姜別離的靈位也擺上。

老東西,既然你裝死,那我就當你死了。你連墳墓都有了,也不差再多個靈位。

姜藥不無惡意的想。

除了神農廟和太廟,姜藥還下令修建了祭祀孔聖的孔廟,祭祀道君的太極觀,供奉佛法的光明寺。

他打算在孔廟置儒家典籍,太極觀置道藏諸經,光明寺置佛經。

這些典籍,都是姜藥根據前兩世記憶,以及華夏記憶整理出來的。除了典籍經藏之外,姜藥還打算恢復大量的詩詞文集和史書。

不怕震驚天下,就怕天下不驚。

此時的姜藥已經完全沒有了藏拙低調之心。他根本不怕被姜正嫡和盤康知道他是因果仙轉世。

唯有反其道而行之,方能破其道。

為何?

因為姜正嫡肯定知道上古之事,這些經史子集,詩詞歌賦,姜正嫡肯定知道,蠶藥妃肯定知道。

甚至盤康和海珊瑚,也可能是紅塵仙或因果仙,他們也可能知道!

可是,他們明明知道這些上古文明成果,卻不願意公布,不願意恢復,為何?!

因為他們有私心!有顧慮!

他們代表了武家貴族的利益,在貴族權貴的支持下建國,不敢或者不能公布上古歷史。

起碼,他們現在不敢。

他們的臣子和將領,會視上古文明如洪水猛獸。因為上古文明會瓦解武家貴族統治天下的思想根基。

可是自己怕什麽?大明本來就是寒門之國,注定要和武家不死不休。上古文明不但不會毀掉大明,還會讓大明更強大,凝聚力更高。

會讓大明成為天下寒門的信仰!

到那時,大明才會是真正的大明。

這就是姜藥反其道而行之的邏輯。

你們不敢恢復,我來恢復。

雖萬千人,吾往矣。

於是,姜藥一口氣整理出了從遠古到唐朝的多種史書。

最早的傳說《洪荒書》和《蒼紀》。

更晚一些半信史的《神農書》,《羲皇書》,《天社》。

再到完全的信史《七十二部紀》,《仙盟春秋》,《九帝紀年》,《玄書》,《昊書》,《隗書》。

最後又是百萬年之內的《雍書》,《越書》,《商書》,《楚書》,《隋書》,《唐書》。

這四個階段,姜藥分別定義為洪荒時代、太古時代、遠古時代、上古時代這四個歷史時期。

前後跨度近兩百萬年的文明史,真的是浩如煙海。按照仙界一年,凡間一天來計算,剛好對應華夏五千多年的歷史。

但《唐書》有缺。因為第二世寂滅時,唐朝還統治了幾萬年。這幾萬年的後來歷史,他是不了解的。

他的《唐書》只記載到女帝崔懿代唐。

姜藥是武聖強者,哪怕史書浩如煙海,他也能很快整理出來。這就是大修士的厲害之處了。

恢復出來的史書,署名全部是:太史姜。

除了這些歷代官史,姜藥還根據自己的記憶,恢復了大量的史料典籍。

但他很清楚,自己恢復的所有典籍,最多只占了上古時期全部典籍的一成,最多!

哪怕他兩世記憶,極其淵博,閱讀無數,也難以囊括如此久遠的文明成果。

不過,比較知名的典籍,他基本上都知道,冷門的就知道的有限了。

姜藥把自己關在靜室,足足花了三天時間,耗費記錄用的真玉冊簡數萬卷,才恢復出五百多種典籍。

包括四大名教的儒經、道藏、佛經、法典、制度、詩詞、歌賦、史書、音樂、文集、雜記、百工、藝術等凡十八個分類,可謂包羅萬象!

看著堆了滿滿一間靜室的典籍,姜藥成就感爆滿,他真的很想當著姜隱的面問他:“老家夥,這麽大的考古發現和學術成果,你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