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道家村(第2/3頁)

如果說道家村祖上曾做過什麽大事,賺了大錢卻引來災難,後世的道家村因為窮苦走上了相同的謀財路,導致了同樣的災難,那麽村民對山神祭祀眾口一致的信服就說得通了!

顧平生倏然轉身,大步流星朝神像走去。

他再看一眼道士石像仰頭望天的姿態,伸出手來,毫不猶豫將神像腰下遮灰的紅布大力扯開——

紅布扯開,露出石像原貌,道人石像並非雙腿直立,他的身下還建著個石台,那為什麽高度上沒給人一種怪異感?因為他是跪著的!

他跪立望天,雙手托劍,是在向上天請罪!

在這一瞬間,石像篆刻的神情好似有了變化,原本的正氣凜然變成了願以一人之身承擔罪責的堅定沉著,蹙眉愁容不是心懷天下悲天憫人,他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懊悔萬分。

那邊的刑野看顧平生只是一蹲一站一扯布,眼睛就閃亮得非常,不由出聲問:“小顧老師發現什麽了?”

“——即使沒學過文史,但看過劇的都知道古人對舉辦儀式有多嚴苛,換而言之就是規矩多,請個天都要寫篇小作文。”

顧平生轉過頭來對他笑:“你說,向天請罪這樣的大儀式,當事人會不會也要寫篇陳詞或者罪己書?”

“它會放在哪兒?”

不等刑野開口,顧平生已經從背包裏掏出了手電筒。霍天峰說它質地堅硬可以擊碎巖石,還真的沒說笑,一路走來幫了顧平生很多忙。

顧平生小跑助勢,蹬地起躍,手持手電筒一記掄捶,將石像托舉的雙手砸了個稀巴爛!

碎石紛飛,煙霧激散,從石像裏露出通體杏黃的布帛,啪嗒一下掉在了顧平生的面前。

看到那東西,兩人臉上呈現出不同的表情。

不得不說,刑野很驚訝。因為即使顧平生溫柔堅毅能言善辯,優點有很多,他也只認可兩點實力,一是號召力,二是技能逆天。

沒有技能、沒有人手可用的顧平生依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找到關鍵線索,很大程度地超出了他的預料。

那邊顧平生已經迫不及待地將布帛撿了起來。

這是一份《罪己書》。

許是時間太久,一些字跡已經被侵蝕得模糊不清,顧平生快速掃過,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內容。

【……連日災荒,民不聊生,有窮苦之人咨我如何求存,吾掐指演算,發現生機在於他們自身。

……吾便來此,觀測此山村雖居偏僻地,來往不便,卻生有奇脈可匯集日月精華,地下頻出珍石,價值不菲。

……與村民商議開采後,日來收獲頗豐,村民日進鬥金,亦喜笑顏開。

……未曾想,吾自以為行善事,卻招來了天大禍患。

……即使強加封鎖,仍有村人偷偷潛入,連夜挖采。他們不知節制,動了地脈,以致山石滑坡,砸傷二十余人!有更甚者,不幫人救人,聚眾瘋搶沾血珍石。

……人心貪婪,不敬自然,吾痛恨以為甚哉。只得借人命傷殘布請罪儀式,以山神震怒之說鎮壓利欲熏心之徒,自留石像呈罪上蒼,以此告誡世人。

……吾本欲救人,反出人命,此乃吾之罪孽。但,緣何如此,緣何如此啊!】

是了,這就是原因了!

顧平生拽著布帛,即使平時很少外露情緒,想到道家村的人有救了,也難掩激動。

他轉身對刑野說:“村人和縣施工隊簽訂了開采協議,應該是開采過度挖斷基巖才引起瞬間的坍塌,提前制止就有挽救的機會!”

“陶明山在采礦隊工作過,他知道位置在哪,還有三天時間,還來得及,我們必須趕快走!”

顧平生將布帛放進背包,將亂跑的飯團一道塞了進去,拎著就要走。

但下一刻他發現,刑野根本沒動。

一雙眼睛似深邃黑夜,盡含欣賞地看著他,卻又多了一些惋惜。

刑野道:“能做到這一步,你確實已經盡力了小顧老師,但可惜,道家村淹沒於山石土礫是注定的結局,你改變不了。”

沒見過這樣潑冷水的,更難受是刑野一臉的篤定。

顧平生嘴唇嚅囁,質問出口:“為什麽?”

刑野偏頭看了看天色:“第一波差不多也要來了。”

他站起身,抓住顧平生的手將人拽進了懷裏。顧平生下意識要掙紮,被人拍了下後腦勺:“乖乖的,別鬧。”

鬧什麽?顧平生眼中閃過一抹余怒,還沒等他發作,刑野就帶著他飄上半空。

在他們立地後的眨眼間,大地開始震動,寺廟擺設東倒西歪,大片的樹葉無風搖晃,震動驚起檐上灰塵,在天空中紛揚起舞。

如果顧平生現在還站在地上,那他得晃個不停,吃到一嘴的灰。

但即使避免了這一些,再次落地時顧平生的臉色也沒好看到哪去,隱隱透著蒼白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