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4/4頁)

“可以,但是不要當海盜!”朱標嚴肅道,“要是我聽到你搶劫商船的消息,哪怕不是大明的商船,我也親自來討伐你。”

朱文正使勁拍著朱標的背,大大咧咧道:“你對哥我還不放心嗎?我頂多去搶海盜,黑吃黑,怎麽可能對商船下手。”

“也不要主動找海盜啊!海上這麽危險,船翻了難道你認為你能遊到海上嗎?能不動手就不動手,你的安全最重要……”朱標開始念叨了。

朱文正雙手捂住耳朵,任由朱標怎麽扯都扯不開。

不聽不聽,標兒念經。

……

當常葳帶著金銀珠寶古董字畫滿載而歸時,京中的所有學子們都找到了工作,賺到了自己第一筆工錢。

朱標也給他們上了第一次課,並批改了第一次作業。

這群人不需要朱標每日給他們上課,朱標只是給他們發放書本,布置作業,讓他們自己思考。等一段時間,再召集他們解答疑惑,批改作業。

朱標回到南京後,對官學的學子們也這樣。

因國子監的祭酒換成了王亮,朱標現在也會去國子監上課,把監生打擊得懷疑人生。王亮天天背著手罵監生“不肖者自賢”,成為監生背地裏“憎惡排序”第一的祭酒。

“得虧有你,其他人就知道攤手問我要錢!”朱標看著常葳帶來的抄家清單,熱淚盈眶。若不是常葳動作快,太子家都快沒余糧了!

砍頭太子,抄家太子妃,配合默契!

“對了,常姐姐,小生要向你告個狀。”朱標把好奇地去扒拉珠寶箱子的朱棣拖過來,“狗兒說我用長槍娘們兮兮,來,你給他示範一下什麽叫真正的娘們兮兮。”

朱棣:“?”

一點都不蠢的朱棣立刻大罵:“朱橚,告狀狗!”

朱橚背著手擡著下巴道:“我是貓兒,你才是狗兒。”

“大哥,我沒說你,我說貓兒!”朱棣似乎掙紮。

“交給我。”常葳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敢說敢做,敢作敢當,別讓我瞧不起你。”

朱棣瞬間蔫了。這頓打免不了了。

幾個兄弟皆非常幸災樂禍地大笑。朱狗兒,你平時不是囂張嗎?該治治了!

把最近莫名猖狂的四弟交給常葳管教後,朱標繼續清點抄家收入,並在腦海裏打著算盤,計算支出。

這筆錢到賬,科舉改革可以啟動了。

所謂科舉改革,其實就效仿後世,在“國考”之前多加一道工序,那就是“高考”。

為了讓朝中勢力平衡,確實每個省份都應該有名額。但這不能直接在科舉中顯示出來,否則會引起天然地域摩擦。

然而在高考中“分餅”,卻可以減輕一部分弊端。

南京和北京的官學、國子監高年級可以合並為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向全國招生,每個省都按照人口數量分配名額;

在經濟和文化較為考前的行省首府,也籌建大學,面向全國招生,增加入學人數;

之後科舉由傳統科舉和大學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並重,逐漸變成大學畢業生才能報考;

科舉不限制地域,只看成績,且以客觀題為主,盡可能減輕考官個人影響……

朱標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只是用後世已經成熟的經驗改一改,再經過大明最高智囊團體的本土化修改,再在大明推行“新”政策。

這樣的政策弊端肯定有。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政策,但只要比現在全看主考官個人眼緣好,就是進步。

路要一步一步走。說不定經過幾百年的實驗,後人總結出經驗教訓,會在他前世的那個時間點,拿出一套比他前世更好的方案。

能讓後世人站在更高的起點,就不枉他穿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