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第2/6頁)

但坐在前排,聽著朱元璋對朱標說出這句話的大臣,完全無法往那方面想。

太子是朱標,那麽這個太子無論是在文臣還是武將中,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威望都過高了。用這件事,明明可以很好挑撥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系。

可他們看到朱標和朱元璋父子二人相處,挑撥的念頭一生出來,心中就會生出極端危險的預感,讓自己別找死。

“好,那我去書房看看。還有……”朱標湊到朱元璋耳邊小聲道,“四弟剛說漏嘴,他考試可能作弊。我今晚上要揍個弟弟,等會兒有空了,爹再幫我寫張詔令,讓宋璲、劉璉、朱同來南京,我問問官學考試防作弊的事。”

朱棣把腰間小印丟給朱標;“你自己寫,寫完就讓人送信。朱棣那混球,你揍完後我再揍!”

朱標把小印揣進懷裏,絲毫沒覺得哪裏不對,和爹娘告別,回了偏殿。

坐在前排看到這一幕的大臣嚇得手腳冰涼。太子和皇上說了什麽?皇上把私印丟給了太子?

皇帝的玉璽一般只在重大詔令上蓋章,平時聖旨都是蓋私印。皇帝把私印給太子,莫不是讓太子自己寫聖旨?

這太子權力過大的事暫且不提,太子究竟要做何事,需要用到皇帝的私印?

爹娘既然說讓自己休息,朱標信任他們,自然不再想朝堂上的事,去做揍弟弟抓作弊之類的“私事”。但朝中大臣不知道。他們心中閃過無數可怕的猜測,心中的防線本就因為朱標逼殺多人而動搖,現在動搖得更厲害。

許多人甚至開始後悔,在宮門前為何要抱僥幸心理。說不定當時認錯自盡,還能保護一家人。現在還有他們反悔的機會嗎?

朱元璋等朱標離開後,才將視線重新投向群臣。這一看,他就看到許多人神情中的動搖。

細細思索,朱元璋猜到他們誤會了。他立刻和馬秀英分別如廁,渾身輕松,但不準群臣如廁,大家繼續開會。

朱元璋相信,肚子脹鼓鼓的壓力,一定能讓群臣的心理防線進一步崩塌。

老臣們吃飽喝足小憩一會兒後,接二連三精神飽滿地回朝堂,換下了一些朱元璋確認沒有摻和進此事的人出來如廁和休息。而被朱元璋懷疑的人繼續憋著。

很快,就會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認罪,並且被嚇出一身屎尿。

光鮮亮麗的朝堂出現了渾身屎尿的人後,就會有更多的心理崩潰了。

朱元璋不知道從哪學來的充滿味道的“心理學”,朱標已經不關注了。他帶著弟弟們去書房,幫爹整理奏折,順便考校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弟弟們的功課。

朱楨也別想逃。

朱楨都要哭出來了:“父皇的書房?我、我不敢去!”

他母妃說,讓他遠離朝堂,當個文弱書生皇子啊!

“聽大哥的,大哥的話比爹好使。”知道自己會挨打,所以變得非常淡定的朱棣把著這個可能會和自己一起挨抽的弟弟,擠眉弄眼,“在咱們家的生活方式,就是聽大哥的、聽娘的。”

朱楨:“……”那是你們家,不是我家!你們是嫡出的皇子,和我這個庶子完全不同啊!

朱標看著莫名就和朱楨混熟的朱棣,心中嘆氣。

他的弟弟們都比自己更快接受朱楨。或許因為他自己的靈魂還帶著現代人的矯情吧。

朱標伸手揉了揉朱楨的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道:“機密文書我不會給你們看,只是讓你們打打下手。”

朱楨再次被摸頭,尷尬得臉紅透了,支支吾吾道:“是,太子大哥。”

“我也要去嗎?”朱文正道,“我先說了,我不耐煩整理文書。”

朱標想了想,堂哥進入皇帝的書房,恐怕又有許多閑言碎語:“那你回朝堂吧。我……”

他看了自己身邊的弟弟們:“我想他們足夠當好我的護衛。”

四個弟弟都笑著拍了拍自己腰間的刀。連今年才滿十四周歲的朱棣和朱橚都很自信自己的刀足夠快。

朱標不在家的時候,這兩個弟弟已經偷偷跟著二哥和三哥,讓刀見過血了。

“其實我更想回家睡覺。”朱文正雖然嘴裏如此嘀咕,還是老老實實回去給他四叔搖旗呐喊。

朱標帶著五個弟弟來到朱元璋的書房,認識了一下管理書房的人,拿著朱元璋的私印晃了晃,讓人把奏折都搬出來,一邊看一邊一心二用考校弟弟們的功課。

這一考校,他的臉就黑了。

別說朱棣這混球,朱樉、朱棡和朱橚三個弟弟全都有些荒廢功課,只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上。

朱樉對海仗特別感興趣,朱棡天天都想往草原跑,朱橚則丟下功課去背醫書了。他布置的功課,這三人都是敷衍了事。

朱標停下分類了一半的奏折,讓內侍送來聖旨專用的紙,給宋璲、劉璉和朱同三人寫了信,說太子歸位,讓這三位已經快忘記自己是唯三的太子東宮文吏的家夥迅速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