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自由貿易港的好處(第2/3頁)

南京等比黃金的珍寶,在這裏可能只需要一塊銀幣。朱元璋十分生氣,想回去砍人腦袋。

朱標道:“爹啊,你當……當官當久了,忘記以前當商人的事了嗎?這裏的商品比南京便宜十倍幾十倍很正常,運費不要錢嗎?關稅不要錢嗎?路上打點官吏不要錢嗎?”

朱元璋道:“等等,關稅?難道這裏不交關稅?”

朱標道:“不交,海城是安南唯一一處免稅港。”

朱元璋驚訝地瞪大眼睛:“為什麽!標兒你居然會做虧本生意!”

朱標失笑:“這可不是虧本生意。”

他向爹介紹在這裏建免稅港的好處。

說是免稅港,其實應該叫“保稅自由港”。船只來這裏進行交易,就不繳納任何國家的稅,以此吸引商船。

以後大明還能依托這個保稅自由港,在港口進行中轉和加工貿易,讓海城更加興盛。

“這樣能極快盤活海城的經濟。海城繁榮起來了,就能經過轉移支付,哺育整個安南。安南繁榮起來了,雲南和廣西也會因此受益。”朱標道,“這是經濟賬,還有一筆政治賬。現在全世界都加速進入全球貿易時代,大明稍稍占據了先機,西方很快就會跟上。一個在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的港口,爹,不用我說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吧?”

朱元璋聽明白了。他問道:“只要免稅的好處高於稅收,就可以放棄稅收,爭取更多的利益。標兒,你是這個意思吧?”

朱標笑道:“對。”

朱元璋好奇:“除了海城,咱們大明還有其他可以當免稅港的地方嗎?”

朱標道:“有。要讓免稅的好處大於稅收,這個港口首先要吞吐量非常大,其次要在交通要道上。因為大明十分繁榮強盛,肯定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國家之一,所以大明海岸線上能保證吞吐量的港口都有免稅的條件。但政策給誰,就要經過詳細的規劃了。目前來看,現在一個海城貿易自由港就夠了。”

朱元璋道:“因為現在其他國家海外貿易的興盛程度還不夠,大明沒必要用免稅來吸引他們?”

朱標點頭:“是的。大明現在不用做任何事,就對其他國家的商人有足夠的吸引力。在沒有競爭的時候,我們沒必要降低關稅來提高競爭力。我讓海城免稅是因為……”

朱標狡黠一笑:“爹,你知道蒙古在咱們西邊還有好幾個帳國吧?”

朱元璋嘆氣:“我當然知道。”

朱標道:“從秦漢時起,在歐洲與華夏中間商路,都被阿拉伯人壟斷。唔,這個在古代叫大食、波斯、天方。我們一般稱呼的胡人、胡商就是指那個地方的人。”

朱元璋道:“現在那個地方都被蒙古帳國占領了。”

朱標道:“對。爹你應該記得世界地圖的模樣。我們在歐亞大陸東邊,現在的蒙古帳國在歐亞大陸中部。商路基本被他們壟斷。所以我在海城建立自由貿易港,將名氣打出去,西方想要與華夏做生意,就會傾向於走海路。”

朱標豎起一根手指晃了晃:“商人都逐利。沒過幾年,爹你就會看到,他們會把貨物先運到離他們起始地最近的海邊,然後通過海路來到海城,再從海城發往咱們大明。陸地上那條商路,恐怕很快就會荒廢了。”

“蒙古人對耕織和建造工坊都不上心,強大的經濟實力都來自於歐亞商路中轉站收保護費。如果陸地上的絲綢之路斷掉,他們沒有錢、沒有其他地方的貨物,他們會不會像現在我們北邊草原上那些可憐的韃靼小部落,重回連鐵器都沒有的原始遊牧生活?”

“和刀耕火種差不多原始。”朱標笑得開心極了。

朱元璋想了想,居然不寒而栗。

蒙古人現在豐富的生活物資都來源於別的商人運來的商品,自己沒有能力制造,也沒有想過制造。所以當大明把蒙古人趕回草原後沒幾年,普通小部落的生活就退化到了真正的“原始遊牧部落”。

這也是朱棡能在草原上拉出一支忠誠的蒙古騎兵的原因之一。

誰願意回到原始遊牧生活?

盤踞在歐亞大陸中間的蒙古人,仍舊維持著他們的傲慢和無知,對提高自身生產力水平並不盡心。只要掐斷他們的商路,他們要維持現有的軍事水平,就只能盤剝百姓。而他們對教化也不上心,這一盤剝,恐怕就要戰火四起了。

“標兒……”朱元璋深呼吸。

朱標疑惑:“怎麽?”

朱元璋給了朱標一個熊抱,使勁拍著朱標的背:“不愧是我兒子!和我一樣聰明!”

朱標:“……”爹,你真會往你臉上貼金。

朱元璋樂顛顛。標兒的注意越狠越損,他就越自豪。

看,這就是我朱元璋的兒子!我大明的太子!

朱標被朱元璋的熊抱勒得喘不過氣:“爹,松手!謀殺啊!爹要謀殺親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