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金儲備和貨幣改革(第2/3頁)

朱標知道後世娛樂至死的風氣,他們這群人未來都會和常葳一樣被抹黑成各種千奇百怪的模樣。

所以,不如自己寫自己的野史。

比如排一出神仙戲,讓常葳以被百姓們供奉的神仙的姿態,看到自己被自己曾經救下的人的後代抹黑,然後那些人統統遭到報應的故事就不錯。

朱標管不住後人的“對歷史真相的研究”,但他至少可以隔著千年詛咒對方,堵死對方所有想標示自己是“正統歷史”的路,讓他們這群自詡標新立異的歷史研究人員永遠定格在“民科”中,離開了他們的小圈子,就被人謾罵嘲笑。

新戲傳到了江浙後,百姓們爭相傳唱。

被正統思想壓制的認可常葳的文人們也勇敢起來,用詩詞文章為常葳正名。

一直對詩詞文章不在意的葉錚得知此事後,特意寫了一篇文章送給常葳。

這篇文章之後進入高中課本和高考考綱,全文默寫並背誦,被考到的頻率極高,學生們十分喜歡。

這都是後話。

現在,常葳往九州送人之後,頭疼豪強勢力在和平時代重燃的閩廣官員覺得這個主意非常棒,於是他們也往九州送人。九州很快就繁盛起來。

大明百姓都很勤勞。

他們雖然滿口咒罵,等來到九州,發現這裏土地肥沃降雨充足還在和大明、高麗的航路上,立刻滿足地屯田修房子建城池了。

大明的百姓,哪怕是豪強,也都是見到肥沃的土地就心喜,然後便能“隨遇而安”,開始愉快的種田生活。

和大明朝廷鬧過吵過對峙過,來到了九州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他們與明軍的關系立刻轉暖,軍民官民一家親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在偉大的大明勞動人民的幫助下,廖永忠的秘密采礦行為非常順利。

為了盡快把礦搬到大明,朱標給廖永忠下的命令是用火藥開礦,然後迅速把礦石運回來。

也就是說,他現在並未讓廖永忠在九州島冶煉,而是先運回耽羅島。等礦石挖得差不多之後,朱標會在耽羅島建設冶煉工廠,以防消息走漏。

耽羅島本來可用的耕地很少,礦石堆在鹽堿地中,完全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

如果耽羅島將來因為金屬冶煉無法住人,大明也可以將耽羅島民遷徙到對馬島甚至高麗去。

比起冶煉黃金造成的環境汙染,黃金儲備更加重要。以目前的情況,朱標只能以汙染換發展了。

希望後世子孫萬代原諒。

不原諒,子孫後代還能撬開我的棺材板對我吐唾沫?那是要牢底坐穿的略略略。

沒有冶煉,只是開山取石,誰也想不到明軍在挖金礦。

就算外界流言紛紛,他們都往大明在九州采土采石修皇宮或者陵墓上去想了,頂多有人想這些石頭是不是和大明的火藥制作有關。

傳統黑火藥制作需要硫磺,倭國火山眾多,硫磺礦十分豐富。倭國高層早就知道了火藥配方,但對火器不重視。直到明朝中後期,倭國進入戰國時代,才開始向葡萄牙人學習火器制作。

即使他們被大明的火炮嚇唬住,但高層的腐朽和保守思想,讓他們仍舊不願意接受火器。

所以當有明智的倭國大臣進言,大明可能是在九州島挖火藥原材料的時候,他們就完全把這件事拋之腦後。

他們高層就算有想制作自己火藥的人,也不重視此事。

因為他們腦海裏的火藥配方還是“硫磺硝石木炭”,大明可能挖的是硫磺,這玩意兒倭國遍地都有,不值錢,只有明人才會千裏迢迢過來挖石頭,將其當成寶。

等他們統一“天下”,開始制作火器的時候,就地挖就成,實在是沒必要在乎這個。

“其實大明挖火藥原材料的消息是我放出去的。”朱標對親爹道,“一個對我們來說很珍貴,但倭國並不重視的東西,才會讓他們既相信、又輕視,不會阻撓我們。”

朱元璋:“天啦,金子金子金子……”

朱元璋完全沒聽朱標在說什麽,滿腦子被金子塞滿了。

朱標氣得給了爹一個輕飄飄的上勾拳,讓他爹從金子中清醒。

朱元璋雙手捧臉大叫:“金子!好多金子!”

朱標轉身對樂呵呵地李善長等人道:“我爹失心瘋了,快叫大夫來,給我爹紮幾針……啊!”

朱元璋拉著朱標手舞足蹈:“標兒!金子!”

朱標無奈:“對對對,金子金子。倭島還有一處目前他們還未發現的金銀礦,等我們把這裏開采得差不多,就去那裏開采。有了這些金銀儲備,我們就可以改革貨幣了。”

朱元璋松開拉著朱標猴跳舞跳的手,疑惑道:“改革貨幣?改革什麽貨幣?”

朱標咆哮:“爹!我剛說了那麽多,你一個字都沒聽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