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元的新貴朱文正(第2/3頁)

濟州島原本是元朝直轄,元朝軍隊就在濟州島上磨刀霍霍向倭島。可惜忽必烈之後,元朝皇帝除了目前已經病逝的老皇帝,沒有一個長壽的,結果他們就磨了幾十年的刀,沒能一雪前恥。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一死,元兵從濟州島撤兵,濟州島就歸高麗管轄。

濟州島還有個小國王,號稱“星主”,據聞此稱號是新羅某個國王所賜。

因為倭寇肆虐,高麗又自顧不暇,濟州島十分混亂,包括國王在內的島民的生活都類似於原始部落。

“倭寇騷擾大明海域,大明遲早會對倭寇出兵。濟州蠻荒之地,原是元朝為攻打倭島的駐兵之地,大明應該也會選在這裏駐兵。”朱標沒有說“詢問高麗王是否能駐兵”這種話,十分輕描淡寫地決定了這件事,“你對倭寇和倭島了解多少?為何倭寇在洪武元年突然犯邊?”

李成桂也沒有對朱標突然要在濟州駐兵表示異議。

第一,這本來就是元朝軍隊駐紮地,元朝能來,大明當然也能來;第二,濟州一片蠻荒,高麗對其並不上心。

後世有許多人吹高麗水軍,其實高麗有許多水手和漁民,但水軍其實很爛。他們內部官吏明目張膽的貪汙比華夏王朝最爛的時候都更垃圾,就算給蒙古人造戰船都能偷工減料,何況自己的戰船。他們的戰船,也就能沿著海岸線跑跑。

忽必烈遠征倭島時,因為蒙古人不懂海軍,帶的是南宋內河水軍和高麗海軍造的船,結果台風一來,船全翻了散了。這就是倭島的“神風”庇佑。

高麗海軍如此沒用,當然也不會有什麽遠航執行任務,也就是出幾艘船運陸軍而已。所以他們對島嶼就更不重視了。

全州離倭島近,就算不特意打聽,全州李氏對倭島政權的了解也比較詳盡。

聽了李成桂所說的幾個人名後,朱標腦海裏立刻閃過“聰明的一休”幾個字,然後瞬間明白,現在正處於“室町時代”的前期,南北朝之亂。

“原來倭島正處於亂世啊。”朱標嘆氣道,“怪不得了。那些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倭寇,大概就是南逃戰敗貴族的私兵吧。”

李成桂道:“是的。如果皇上要出兵,我全州李氏定效犬馬之勞!”

朱標搖頭:“不用了。你們高麗連年兵災,怎麽還經得住遠征?你們好好恢復經濟和生產,掃滅國內匪患,防備北方就好了。再給你們增加負擔,聖上於心不忍。”

李成桂表現得感動不已,立刻對朱標說了一個隱秘的消息,博得朱標好感。

大明要賣更先進的火器給高麗,高麗君臣都很高興。但有一位叫崔茂宣的小官說自己從一個叫李元的焰硝匠手中掌握了火藥的制作方法,不用向大明購買,可以自己研制火器。高麗朝臣皆不相信崔茂宣的話,紛紛嘲笑他。

李成桂也不相信。但他還是把這件事說出來,以防大明天使得知後,心生不滿。

沒想到朱標卻失笑道:“他確實有可能學得到。畢竟民間焰硝匠很多,算不上什麽秘密。只是軍隊用的火藥配方和民間在節慶日燃放的煙花爆竹肯定不一樣。這個你是將軍,你肯定很明白民間鐵器和軍隊兵器的區別。”

李成桂連連笑著稱是。

其實李成桂已經相信了崔茂宣的話。但崔茂宣投靠的是崔氏,而崔氏和全州李氏並不和睦。如果崔氏掌握了火藥,恐怕會單獨禁止完山使用。李成桂才向朱標告密。

他見朱標毫不在意,心知那民間火藥配方恐怕在大明官府眼中就是個變戲法的道具,頓時心頭一松。

只要他向大明購買足夠的火器,崔氏哪怕得到了元朝民間火藥配方,又有何用?

李成桂滿意而歸,將這個消息帶給了自己一方勢力。

很快,朱異就和李氏做成了一筆雙方都很滿意的大生意。

崔氏知道此事後,也立刻放棄崔茂宣,轉而向朱異尋求合作。朱異和氣生財,來者不拒,又和崔氏做了大生意。

高麗王王顓得知消息後,只要咬緊牙關,勒緊褲腰帶,削減了宮中部分美少年的開支,增加了好幾筆訂單。

其他世家貴族也紛紛跟進。

朱標喝茶。

這就能看出高麗王對朝中掌控力很差的好處了。高麗從國王到小貴族,都得咬牙向大明購買火器。

元朝曾經對高麗的火器輸入卡得很嚴,高麗君臣也不重視這個。大明是個好宗主國,只要高麗國王允許,就毫不吝嗇敞開了賣。大家的武器都更新換代,豈不美哉。

“該去濟州看看了。”朱標自言自語。

高麗王對明軍駐紮在離開京如此近的地方還是很擔心。當聽說明軍要在濟州安營紮寨,對付倭寇,立刻又咬緊牙關拉來了一批物資送給大明,全力支持明軍駐紮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