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3頁)

再過十幾年,恐怕這位朱標的學生要遍布整個大明官場。

雖因朱標年幼,外人還未對朱標冠以“大儒”的稱呼。但這一位學生遍布官場的“校長”,“大儒”的稱呼隨著他年歲的增長,會自然而然落在他的身上。

後生可畏。

接下來的聊天和飯局,高麗君臣和大明使臣相談甚歡。

高麗王劃分了一個有淡水、地勢較高、適合居住的島嶼給明軍駐紮,並要趕走島上的百姓。

朱標非常善良地阻止了高麗王遷走百姓的好意:“我們是來施恩的,不是來擾民的。若我這麽做,回去後聖上就要埋怨我了。不過是十幾戶漁民而已,遷到島嶼另一邊居住就好。他們可能沒錢蓋新房子,我們大明可以暫時雇傭他們。正好,我們也需要當地人幫忙采買物品。”

高麗王對朱標警惕了許久,此刻真的開始對朱標十分敬佩了。

他忍不住對朱標作揖:“先生高德。”

朱標扶起高麗王,微笑道:“這是聖人和聖上教導我的美德,我不過照做而已。”

於是此事定下,高麗王將島嶼上十幾戶漁民送給明軍幹活。另外,高麗王也命令人帶來許多物資幫明軍安營紮寨。

不僅高麗王以高麗的名義送來了物資,高麗官宦們也以自己名義送來不少好東西。新鮮的蔬菜瓜果肉類等食物不提,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也不少。

新鮮的食物自然是吃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朱標全部交給四位商人。

“只允許你們拿兩成,剩下的我要分給將士們。此次出航,他們立下了大功勞,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朱標半開玩笑道,“這個就不收你們稅了。但你們購買高麗的貨物,回大明銷售的時候,可不要忘記交稅。”

四位大商人立刻連連道“知曉”。

晚上,四位大商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抱團經商,一邊嘲笑高麗人。

“他們還以為我們是來幫知省賺錢呢。”

“他們自己貪婪,就因為人人貪婪。我們知省的高德大義,他們懂個屁!”

“是啊,就算我們願意分給知省部分錢財,知省也不要,只叮囑我們繳稅。唉,知省為大明、為百姓之心,燕雀安能知之?”

“他們配當燕雀嗎?就是一群井底之蛙而已。”

“知省對我們這麽好,回去之後除了繳稅,我們也該做點其他事。再者,知省仁德,也喜歡仁德之人。諸位意見如何?”

“我當然沒意見。只是我們的供奉捐贈,知省不收啊。”

“笨,知省不收,但我們可以自己施粥施藥,出錢安置流民做工。”

“說得對!唉,知省把這些事都做了,我都忘記以前我們每年對百姓生出惻隱之心時會做的事了。”

“這才是好官啊。”

商人們感慨,決定回去就看怎麽自發幫襯知省。

什麽好感不好感,利益不利益,對他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幫助一個好官。

嗯,就是這樣。

……

“原來標兒你和他們說了這些啊。”廖永忠感嘆,“真沒想到這麽容易。”

朱異也點頭:“還有那大元皇帝……我相信燕王肯定能獲勝,但就算仗還沒打完,大元皇帝也確實是病死了。”

這是他們快離開北京的時候,曹國公派人傳回來的消息。

廖永忠再次感慨:“沒想到高麗王還是個癡情種。完成了對亡妻的承諾,他才願意投靠大明。”

朱標不由翻了個白眼:“他確實對亡妻有感情,但可不是為了亡妻才猶豫!”

廖永忠:“啊?”

朱標又道:“而且別看達成這個目標用時很短,一點都不容易!”

大概是為人師長太久,朱標立刻就進入老師狀態,給兩人剖析高麗的事。

元朝打敗高麗後,高麗雖為藩屬國,但基本王位更替和重大內政都由元朝決定。

元朝皇帝多次決定將高麗廢藩立省,但因為高麗往元朝皇帝後宮送去了許多美人吹枕頭風,再加上收買朝臣,以及元朝皇帝想勵精圖治者皆短命,高麗國王之位才得以保全。

現在的高麗王王顓在元朝當了十年質子,在當質子期間娶了元朝宗室女當妻子。

你要說他們倆感情好不好?那肯定還是有感情。但王顓在至正十六年殺親元大臣奇轍,恢復高麗舊制國號的時候,可沒想過王後該如何自處。所以王顓不是什麽戀愛腦。

“王顓對元朝並不親近。他趁著紅巾軍起義,想要脫離元朝。但之後他遭遇國內大旱、紅巾軍進攻高麗、國內大地主大豪強反撲後,對改革心灰意冷,重新回歸元朝。”

“但他決定叛元時處死的大臣奇轍是奇皇後的兄長。他殺了奇皇後的兄長,滅了奇皇後的家族,在奇皇後的枕邊風下,元朝皇帝要罷黜他,立德興君為高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