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去國外買糧補窟窿(第3/4頁)

朱標見在場人幾乎表情都很迷茫,心中嘆了口氣,將自己搜集到的訊息告知眾人。

大越國統治範圍接近越南,如今國王姓陳,稱“陳朝”,自建國以來就野心勃勃擴張。陳國主先用嫁妹妹的方式,拿走了占城國部分土地;後又殺占城國王,吞並占城國。

占城國是元朝附屬國,元朝對大越國出兵,一度打到了大越國內。但因為元軍地形不熟,體質也不適合熱帶作戰,被大越國打退。後來還是占城國自己反抗大越國成功。

麓川平緬宣慰使司是後世緬甸北部到雲南瑞麗這一片區域。元朝雖然在這裏置行政治所,但因為土司自制制度,麓川王也熱愛擴張,幾乎脫離了元朝的控制。

因為元朝按著中原王朝揍,而大越和麓川都有戰勝元軍的戰績,所以他們對中原王朝毫無畏懼感,多次試圖朝華夏擴張。

麓川雖然懾於陳英的火器攻勢已經投降,但他們離雲南腹地較遠,投降後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土司自治,並未融入雲南的屯田和改制。

朱標推斷,麓川遲早要反。

而大越……朱標隱約記得,大越後來被永樂帝滅了,並立了宣慰使司。只是後人不爭氣,不知道這片國土的重要性,不會治理,又打不過,就把這片國土丟了。

明太祖令後世最大詬病的祖訓之一,就是“不征”,好像舉起雙手挨打似的。其實明太祖的“不征”其實是“不開第一槍”的意思,別人不打我,我也不打他們。

朱棣身為篡位者,很重視祖訓。他既然敢把大越滅了,顯然大越先對大明動刀子。

永樂帝時大越國就會攻打大明,那就是不久後了。朱標絕對能活著看到這一幕。所以他怎會不先讓自家英哥多加防範?

聽了朱標的解釋後,眾人先不以為意。

在他們看來,周圍小國再怎麽蹦跶,也如隔靴搔癢,不會對大明造成危害。

知道朱標說元朝在大越和麓川吃過癟,元軍被趕出了大越,麓川差點威脅到雲南腹地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嚴重性。

雖然他們打贏了元朝,但絕對不會說元軍弱;大越和麓川與元軍作戰的時候,更是元軍的強盛時期,即使有主場便利,也可以看出他們絕對是硬茬子。

何況,他們面對元朝的時候會對華夏擴張,換成大明,難道他們就不會來了嗎?

“他們肯定會來!”朱元璋咬牙切齒,“文英的擔子很重啊!”

劉基疑惑:“那還賣他們武器?就算以後他們的武器得指望我們,但現在他們是實實在在的敵人吧?”

朱標搖頭:“首先,這都是以後的事,現在他們不是敵人;然後,賣給他們武器,他們也不會用,我們肯定要派將士去指導……”

他話說了半截,道:“不要什麽都讓我來說,你們自己想。我賣武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看你們能想出多少好處。”

劉基哭笑不得:“標兒,你連你劉叔叔也一起教?”

朱元璋立刻道:“教你怎麽了?我的標兒教過的文武大臣還少嗎?我看你們這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在國政上也就一般般,標兒應該再舉辦幾期培訓,把那些文臣也教了。”

朱標搖頭:“書讀得越多,就越自信,越難被別人改變。如劉叔叔這樣能接受新思想的人是少數,所以不如繼續教導將領。從一張白紙開始教,比在寫滿了字的紙張上塗畫更容易。”

雖然心裏不太舒服,但劉基嘆了口氣,不得不承認朱標說得對。

朱標還有更讓劉基不舒服的話沒說。

讀書人擅長站在道德層面攻訐違背自己利益和思想的人和事,朱標這手段既然是陰謀,自然談不上道德;將領們就算互相攻訐也不會從道德入手,因為他們保家衛國開疆擴土都有殺人,這在傳統道德觀中是“有傷天和”,會遭到“橫死”之類報應的。

不見史書中評價早逝的名將,多有史官“殺戮過重”的嘆息?

朱標不想把時間花在和這些人扯道理上。對外的事本就和軍隊息息相關,現在勛貴實力還很強,洪武皇帝也能壓制住勛貴,他可以直接獲取勛貴的支持來行事。

“我就想看他們對標兒服氣。”朱元璋嘆氣。

朱標失笑:“爹,有一句粗俗的話,叫屁股決定腦袋,意思是立場決定言論。不是誰有道理,就能說服誰。當對方已經預設了立場,再怎麽辯論都沒用,除非你能把人辯論死。打個比方,爹你愛看神仙戲。一出神仙戲,有的人愛看漂亮的女仙的婀娜身姿,有的人愛看神仙和神仙刀槍棍棒打得厲害,還有人愛品鑒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詞。所以每一出戲,一定會有人喝彩,也一定會有人喝倒彩。”

朱標舉了這個例子,朱元璋立刻明白了。

他嘆氣道:“我就愛看打得厲害,恨不得一場戲全是打架。演其他的時候,我就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