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燕王的鍋主公該背(第2/2頁)

李善長罵道:“我當然信標兒!但燕王那個豎子好歹和標兒商量一下再出發!他這是逼迫標兒嗎!”

朱元璋皺眉。他也想到了這一點。

即使朱文正和標兒關系再好,朱文正是燕王,標兒是太子和未來皇帝,身為手握兵權的藩王,怎麽能逼迫太子?

朱元璋冷聲道:“他這個藩王,可能不想做了。”

李善長道:“應該讓他冷靜一下,不能仗著標兒護著他,他就不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葉錚思索了一會兒,道:“不過朱文正這次逼迫標兒,恐怕還是為了標兒。”

朱元璋不悅道:“為了標兒?你什麽時候和朱文正關系好了?”

葉錚哭笑不得:“我和朱文正不熟悉。只是朱文正罵朝臣,朝臣彈劾朱文正的折子正好經過了我的手。”

葉錚這麽一說,劉基也想了起來。他還管著禦史,罵人的折子他當然最先看。

“標兒想勻出一部分蒸汽機的生產力,用以研究可用於開墾、抽水等百姓生計的器械。”劉基道,“陛下和朝中百官商量後,認為北方殘元未滅,海上有倭寇,應該繼續研究將蒸汽機如何用在新武器上。燕王上折子罵朝中百官只知道打仗,不管百姓死活。”

朱元璋黑線:“對,那混球還上折子罵我!”

朱元璋每次拒絕朱標的要求時都很心虛,覺得自己這個當父親的沒做好,不能滿足兒子的小小要求。所以朱文正罵他,他也忍了。

朱標此次要求,他確實沒辦法滿足。蒸汽機的生產工藝很復雜,成本雖然已經降到了大明可以接受的地步,但用於做什麽耕地機抽水機,還是太奢侈了。

再者蒸汽工坊的生產能力和研發能力都有限,如果去研究什麽耕地機抽水機,就沒辦法繼續研究戰船和戰車。朱元璋依據現實,只能拒絕。

但這和朱文正此番出征有什麽關系?

葉錚解釋道:“燕王罵人的信中曾與人打賭,他很快就會掃滅殘元,這群人不準再反對標兒的提議。”

朱元璋立刻又想了起來:“對對對!我也記起來了,文正說他滅了殘元朝廷,讓北邊暫時安穩後,能不能滿足標兒請求,分出些工匠研究標兒想要的東西,我同意了!”

李善長、葉錚、劉基:“……”

他們皆用無語的眼神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一頭霧水:“你們為什麽用這種眼神看著我……看著朕!”

李善長咬牙切齒道:“老臣向燕王道歉,老臣冤枉燕王了,不該罵燕王。”

葉錚苦笑不已:“皇上……主公啊,你、你這……”

劉基一甩衣袖,雙手背在身後:“主公,既然這次出征是你同意的,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朱元璋更加一頭霧水:“為什麽是朕同意的?朕沒有同意啊!”

李善長閉上雙眼,不想再說話。

葉錚繼續苦笑,連連搖頭。

劉基沒好氣道:“主公,你同意燕王的提議,燕王滅了殘元,你就滿足標兒的要求。燕王這不抓住機會就出征了?我算明白燕王為什麽不告訴標兒了,如果標兒知道燕王是為了他出征,肯定死死扒拉著燕王的腿,不準燕王出門。”

葉錚嘆氣:“是啊。雖然這次出征燕王有信心,但也很冒險。以標兒謹慎,他肯定會一裏路一裏路朝著北方逐漸推進,將其變為大明的領土,這樣花幾年、十幾年的時間,逐漸蠶食蒙古的地盤。這樣雖然會更耗費時間和精力,但大明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更小。”

李善長睜開眼,平靜道:“若要執行標兒的計劃,就得標兒自己繼續坐鎮北方幾年、十幾年。除了標兒,沒有人做得到這一點。就算是我們全部去往北邊,也不如標兒。這件事主公應該知道。”

朱元璋眉頭緊皺。

他當然知道。即使標兒將他如何讓草原並入大明的建議寫出來,除了標兒,朝中沒有其他人有“豪商思維”,能將邊境和草原的資源都調動起來,轉化成糧食和金錢。

朝中其他人也不會像標兒那樣,即使與蒙古為敵,也將蒙古視作大明的一份子,總想著把大元的嶺北行省也打下來,將嶺北行省的百姓也納入大明的管理。

標兒甚至想著,讓嶺北行省的牧民們也過上不餓死的盛世日子。

如果不用一場大仗擊潰殘元,殺掉殘元上層貴族,迅速占領嶺北行省,標兒就被綁在北京幾年、十幾年,甚至就算成了太子,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標兒也得留在北京。

可朱標曾經說過,他長大了想去大明其他地方看看,還想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