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簡單粗暴明化政策(第2/2頁)

很多年後,有一個沒有根的強國,他土地上的所有人、他國度中所有文化、他發展的所有科技都不來自與他,但他土地上的人會說“這些東西不是我們的”嗎?

不會。

全世界都不會,反而會將其當做指路明燈。

這就是獨屬於第一強國的自信和驕傲,以及輿論優待。就和後世養成抽卡遊戲一樣,強度才是最大的“愛”。

朱元璋令人怨聲載道的遷徙政策,第一次讓雲南外來人口超越本地人口;陳英令人怨聲載道的“大明化”政策,極短的時間就讓雲南“大明化”。

這期間,許多土司此起彼伏造反,都被陳英血腥鎮壓。

陳英將經過防腐處理的造反的土司的腦袋懸掛在旗杆上,就像是驅趕啄食種子的鳥群的稻草人一樣,立在雲南各個城鎮必經之路的田埂上。

隨著腦袋越掛越多,越來越多的山民逃下山。

人的潛力很可怕。為了分得田地,無論是蒙古人還是什麽人,他們都很快磕磕絆絆學會大明官話,結結巴巴去找大明官吏領田。

土司們龜縮在山林間,見本來是他們奴隸的山民日子逐漸過得比他們還好,心中不由動搖,試圖與陳英“和談”。

陳英抓緊機會,對雲南實行了“改土歸流”,即廢除元朝的土司世襲自制制度,變成和大明其他地方一樣,由朝廷派往官吏。

當雲南試驗成功後,貴州、廣西部分地區很快跟著推行。

至於川蜀……先常遇春,後藍玉,兩人閑極無聊時,已經把土司殺得差不多了,沒有可以改土歸流的地方。

這兩人就是殺神,骨子裏就愛殺戮。只是現在兩人殺戮之前,會先進行一場道德評價。

很顯然,土司制度作為奴隸制度,再加上原始神靈崇拜,它的落後和殘忍程度,可以參考吐蕃的農奴制度。兩人手癢了去殺一波,惡人只有少殺沒有枉殺。哪怕外界評價最好的土司,按照大明律令也夠死幾百次。

其他將領和官吏不像常遇春和藍玉這樣酷愛殺戮,且他們要名要臉。所以都采用陳英的“改土歸流”方式,殺土司也要等土司造反了再說。

只是他們想不到的是,常遇春和藍玉這樣把當地土司都殺空了的殘忍殺神,在後世川蜀大地處處都有廟宇供奉。巴蜀分家後,年年都會為“常王爺和藍王爺是更喜歡重慶待在重慶時間多一點還是更喜歡成都待在成都時間多一些”而發起網絡口水罵戰。

陳英都為其簡單粗暴的“大明化”政策被罵過,常遇春和藍玉愣是沒被罵。

後世有史學家開玩笑評論,這可能是因為常遇春和藍玉把會罵他們的人都殺光了的緣故吧。

然後這個史學家被巴蜀人罵得刪博,這是後話。

北京城中,朱標看著自家英哥寫來的報喜不報憂的信,深深嘆了一口氣。

一南一北路途遙遠,他得到陳英的信時,已經是第二年的三月。爹娘都過完年,又回南京了。

山東在鬧倭患,南方遷富戶引發亂象,英哥在雲南搞改土歸流——大明上下都很活潑,北京身為邊塞重鎮,居然生活平靜得如一潭死水。

朱標剛萌生出這個念頭,立刻使勁搖頭。

不不不,你不能這麽想,小心立下不得了的旗幟,立刻就有人給你搞事。

“標兒!大事不好了!”李文忠匆匆沖進來,“朱文正,朱文正他……”

朱標嚇得立刻跳起來,腳不小心踹到了桌子一角,疼得齜牙咧嘴:“正哥怎麽了?惹事了?出事了?”

李文忠因跑得太快,大喘著氣跌坐在地上,手狠狠在腿上一拍:“朱文正那混球,得到殘元老皇帝重病可能駕崩,長時間停留在捕魚兒海沒有繼續遷徙的消息,留了一封書信,就帶著他麾下的三萬人跑了!”

朱標也因為撞到腳,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啊?”

李文忠似哭似笑:“標兒,他就這麽跑了!”

朱標傻眼:“後勤呢?出征的聖旨呢?還有,他就三萬人,能幹什麽?!”

李文忠雙手抖抖索索把信拿出來:“他寫,時機難得,先去看看,後勤什麽的,標兒你會想辦法。”

朱標深呼吸,然後破口大罵:“我想個屁的辦法!草原連個路標都沒有,我連他往哪跑了都不知道!我現在就寫奏折給皇帝,讓皇帝把他砍了!”

……

“阿嚏。”朱文正揉了揉鼻子,對張玉說,“標兒一定在為我的英勇果斷而感動。”

張玉:“……”

朱文正軍中副將薛顯十分老實道:“燕王殿下,我確定軍師一定在罵你,不會感動。”

朱文正揚鞭:“屁!沒有人比我更懂標兒!走,去直搗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