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三人使團覆滅雲南(第3/6頁)

另一位參政高撫慰也道:“大明皇帝有雄主之風,乃民心所望所歸。諸位為了雲南的百姓,也不應抵抗。”

達裏麻沉默半晌,啞聲道:“報紙上說的是真的?大元真的亡了?”

王袆沉聲道:“大元被趕回草原,已經兩年了。”

達裏麻垂首捂臉大笑,然後橫刀自刎。

梁王脖子一縮,大喊:“我降,我降,別殺我!”

屬官紛紛丟棄刀劍。

除達裏麻之外,無一人為早已經亡故的大元殉葬。

雲南本就與大元朝廷相隔挺遠,他們忠於梁王更多於忠於大元。梁王都降了,他們就沒必要再抵抗。

於是王袆、康茂才、花雲三人率領五十人扈從,覆滅雲南。王袆親自為達裏麻收斂,事後將其厚葬。

還有五十扈從呢?他們正在開城門,迎接城外明軍。

待明軍入城,王袆、康茂才和花雲尷尬地發現,居然只有五千提前進入雲南的明軍,大軍還沒來。

“還有五千人在路上。”領兵將領也很納悶,“我們就分散在昆明附近等候,接到命令後剛到兩日。”

花雲擺擺手:“罷了,五千就五千。守城五千足夠了。”

康茂才先尷尬了一下,而後也點頭。

兩人都是經歷過許多次艱苦的守城戰,問題不大。

王袆道:“把梁王和官吏的家屬關到一處派人看守,以防作亂。昆明的守軍已經很多年沒有打過仗,你們二位悍將率領五千人守城,綽綽有余。”

花雲活動了一下手腕,笑道:“那是。我早就等著這一刻了。”

誰他媽想當文官,天天對著文書愁眉苦臉啊!

花雲終於明白了常遇春的痛苦。而常遇春還能在屯田的時候到處找仗打,他被關在南京,連出個遠門都不行。

再不打仗,他的身手都要退步了。

花雲和康茂才很快披甲上陣,駐守昆明城。

王袆在城內四處巡邏,安撫民心,懲治趁亂作惡之人。

半路得知消息的陳英等人驚愕之下,花文遜帶隊繼續去往昆明接應,陳英和藍玉集中兵力攻打大理。

很快,大理被攻陷。雲南其他城池駐兵聽聞梁王已降後,紛紛打開城門投降。

在洪武三年八月,還未到中秋佳節,雲南的捷報就發往了南京。

當十月,捷報到達南京後,朱元璋朗聲大笑,當即封藍玉為永昌侯,陳英為滇南侯,王袆為康安伯。花雲和康茂才本就有侯爵位,此次不加爵,只加賞;花文遜加封子爵。

藍玉回川蜀繼續屯田,陳英和王袆留守雲南屯田,花雲、康茂才和花文遜回南京復命受賞。

劉基氣得跳腳:“王袆他不回來了?!主公?他不回來了?!”

朱元璋心虛道:“你不是幹得挺好嗎?他不回來就不回來唄,雲南確實也需要他……”

劉基氣得雙腳離地:“宋濂跑去督促建公學,章溢、葉琛外放,葉錚半致仕,王袆也跑了,就我一個人留在南京操勞?!”

朱元璋訕笑:“你的官職比他們都高,李公致仕後丞相的位置就留給你,你不是比他們更好嗎?”

劉基袖子一回:“很好。所以讓王袆回來當丞相,臣替他去雲南。不然臣去北京輔佐標兒也行。”

朱元璋不滿道:“怎麽,輔佐我就這麽不樂意?”

劉基根本不懼怕朱元璋的不滿,道:“輔佐主公臣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樂意,臣只是不想再和朝中那些一點基本常識都沒有的蠢貨周旋。”

朱元璋:“……這就是你不能走的理由!伯溫啊,沒有你,誰幫著我罵他們!”

在朱元璋的強求下,劉基罵罵咧咧留了下來。

李善長仰天長嘆。怎麽一個個都想外放,能不能好好接過老夫的重擔?老夫想致仕!

葉錚慢悠悠道:“李公,陛下肯定還會留你好幾年,別想著致仕的事了。”

李善長罵道:“我看他就想讓我死在任上!”

葉錚笑道:“也不正是臣子所期望的事嗎?為了這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是一件幸事?”

李善長嘆息道:“我不怕死在任上,但我怕我死的太突然,沒有人能替代我的位置,耽誤了陛下的事。”

葉錚道:“因為有李公在,王子充和劉伯溫等人才會如此任性,陛下也才會由著他們任性。若李公不在了,他們自然會回來。”

李善長笑罵道:“全都指著壓榨我是嗎?”

葉錚哈哈大笑:“我倆年紀大的人,寵著一點年紀小的人,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也無不可。”

李善長被葉錚勸說,終於息了用拐杖敲爆劉基等人的頭,然後掛印離開,讓朱元璋自己頭疼去的沖動。

不過他還是給朱元璋推薦了好幾個幹活踏實的年輕人,以替代自己的位置。

推薦的時候,李善長再次連連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