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你是朱太子的替身(第2/6頁)

朱元璋都快急哭了:“但是標兒……”

朱標道:“就這樣了,不要迷信。爹,你看我現在每次都逢兇化吉,說不定這個名字更適合我。”

朱標把木匣子合上,道:“叔澤和幼澤的名字再多考慮幾天,爹,我有事要和你說。”

朱元璋六神無主:“啊,好。”

朱標起身,對馬秀英道:“娘,麻煩你收拾了。”

馬秀英輕輕拍了拍朱標的手臂,微笑道:“怎麽對娘說麻煩?娘照顧你們,不是理所當然嗎?”

朱標笑道:“好……唉,爹,那邊是池子!別滾進去了。算了算了,我牽著你走。”

朱標牽著自己因為震撼過度,幾近老年癡呆的不太老的老父親離開,留下兄弟幾人和馬秀英接連嘆氣。

朱文正最先沉不住氣:“四嬸,標兒的名字……”

馬秀英嘆氣:“用了十幾年了,標兒不想改,就先用著。我回去找幾個相師算算。”

馬秀英找過相師算命,這些相師無一例外都是騙子——他們都說,標兒的相貌福大命大,一看就能位極人臣,運氣好還能趕上科舉,當個狀元;運氣不好也能當個富商。

這不都是扯淡嗎?!

我兒子是太子,是未來皇帝!

陳英想著朱標“抓鬮”的時候呆愣的模樣,道:“幹娘,那個‘棣’字有什麽說法嗎?標兒為什麽會愣那麽久?”

馬秀英搖頭:“不知道。不過標兒認為有必要告訴我們,就會立刻告訴我們吧。”

她拍了拍一臉擔心的朱狗兒的頭,道:“先收拾東西,然後回去休息。你們明日還得忙公務,可不能晚睡。”

幾人雖心裏很焦急忐忑,也只能隨馬秀英的吩咐做。

腦子最靈活的李文忠望向朱標和朱元璋離開的方向。一直沉默的他已經猜到了朱標呆愣的理由。

標兒能預見未來。但標兒預見的未來,仿佛是從“書本”中看到的一樣,並非真正的預見,所以也會有許多疏漏。

比如標兒對舅舅的了解,只有“後人評說”;對朱太子的了解,只有“那個倒黴的早逝的太子,叫什麽都沒人關心”。

這些完全就看史書一樣,只會關心幾個有名的皇帝,而且就算是那幾個皇帝,看史書的人也只會記住廟號年號,不會特意去記名字。

如果是早逝的沒能登基的太子,就只剩下“太子”這個符號了。

但標兒不知道“早逝的倒黴蛋太子”叫什麽,卻可能知道“洪武皇帝”之後的皇帝的名字。

標兒嘴中也曾經冒出個“永樂大帝”的名號。

只是他們都不關心、也不樂意聽到那個代替了標兒的新的大明太子是誰。再加上他們很有默契的不主動詢問標兒口中的“未來”,以免標兒泄露天機,遇到禍事,所以他們都沒有問。

永樂大帝。

既然後世評價其為“大帝”,那他肯定很有名,姓名被大部分人所知很正常。

標兒對朱樉、朱棡的名字都沒有任何反應,只對“朱棣”這個名字反應很大,那原因就只可能是這一個了。

那“永樂大帝”,就是陳狗兒,名為朱棣。

那樉兒和棡兒嗎?也早逝嗎?還是他們經歷了一番殘忍的兄弟鬩墻?

阿英倒是一口血吐出來,在標兒去世的那年陪著標兒去了。

我呢?文正呢?

在標兒離開,朱棣登基這期間,我們擔任的什麽樣的角色?

卷入了奪嫡鬥爭或者主動參與奪嫡?被為了給新君鋪路的義父除掉?還是運氣非常好的壽終正寢,躲開了所有紛爭?

仲夏的夜晚,即使有風也很悶熱。

李文忠卻攏了攏衣衫,居然感到了涼意。

他此刻才深切意識到,標兒若比他們都更早的離去,這個目前很幸福的大家庭,將會面臨怎樣可怖的分崩離析,手足相殘。

李文忠將自己的推測瞞了下來,沒有告訴腦子除了打仗之外都不太好的朱文正,和過於擔心標兒那不吉利的姓名而忽略了重點的陳英。

一切都還未發生,他沒必要讓兄弟們也一同煩惱。

只要標兒無事,一切都不會發生。

月下柳樹梢,朱元璋被蚊子叮了幾口龍血之後,終於清醒過來。

他一邊拍打蚊子,一邊道:“標兒,你要說的事,難道和‘朱棣’這個名字有關?”

李文忠都能想到的事,從朱標口中得知的“未來”更詳盡的朱元璋,在腦子清醒後,自然也能想到。

朱標帶著朱元璋走到種了一片驅蚊藥草的亭子裏,盤坐在石凳上,雙手趴著亭子欄杆,深深嘆了一口氣:“是啊。爹你居然猜到了?那你猜,朱棣這個名字有什麽問題?”

朱元璋忍住心中的痛苦,道:“你說未來太子會早逝,皇上會瘋狂……太子早逝後,總要立一個新太子。那個新太子,難道就是……難道就叫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