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賜予陳國瑞國姓朱(第3/4頁)

陳標意動。

當時洪都之戰,他已經發現陳家功勞高得有點嚇人時,曾經想給朱元璋當義子,改名朱文標。

朱文標的名字確實比朱標好聽啊。

“喂喂喂,別亂來。”李文忠笑得前俯後仰,“我倒是不介意,你小心被舅舅抽死。”

陳英扶額:“文正,你能不能別作死?你是不是一日不挨抽,心裏就不舒坦?我現在就抽你一頓如何?”

朱文正冷哼:“是標兒自己說朱標的名字不好聽。”

兄弟幾人打打鬧鬧後,好好吃了一頓,提前慶祝朱文正成為“燕王”。

常遇春特意從屯田的地方趕回來,參加了這次慶祝會。

以後朱文正就是大明第一個戍邊藩王,常遇春為人處世圓滑,自然會與朱文正結善緣。

不過常遇春回來,最主要還是慶賀陳家被賜國姓,陳標改名朱標。

他想,皇上以後開口叫標兒“朱標”的時候,一定很想流淚吧。

他現在都想流淚。

常遇春真的是掰著手指數著標兒及冠的時候。

他真的快受不了主公了。

常遇春認為,即便自己有屯田的功績,在功臣排位上,也不該比徐達高。

徐達可不只是元帥,他每打下一處地,就能安撫當地民眾,打仗和撫民都非常厲害。

徐達也規範了大明軍紀,幾乎是大明軍隊主心骨一樣的人物。

李善長排在徐達之前,除了李善長資歷比徐達高之外,也有安撫文臣的作用。

畢竟這開國功臣中文臣太少,就算浙東幾個文人的功績也連國公都排不上。

可自己真的不該排在徐達前面啊!這讓自己怎麽和隱隱將徐達封為濠州將領之首的皇上的老鄉們相處!

更讓常遇春生氣的是,這些朱元璋都料到了。

朱元璋也直說,論功績,常遇春和徐達半斤八兩;但論資輩,徐達應該在常遇春之前。

但他就不想讓徐達進前三,才出此下策,讓常遇春別擔心,徐達自己也知道這件事,不會心生芥蒂。

常遇春拿到信的時候,整個人腦袋都是懵的。

他再次捂著胸口問自己,當初為什麽要投靠朱元璋?

這個主公,這個皇帝,是不是哪裏有問題?

真希望標兒能早日當太子、當皇帝啊。

常遇春十分擔心,標兒還沒把朱元璋從皇位上踹下去,自己先被朱元璋給氣死了。

無論是史書中留下一個“抑郁而終”還是“無故暴斃”,都不是什麽好結局。

之後,朱元璋又特意重新下旨,將“朱國瑞”編入皇室族譜,成為宗室的一支。

陳標和陳家義子陳英,都正式雙雙改換姓氏了。

(本文以後,也稱呼其為朱標和朱英。)

朱標改了姓氏,陳樉、陳棡、陳狗兒和陳貓兒當然也跟著改姓。

正好,狗兒和貓兒今年九虛歲,八周歲,也到了正式入學的時候。他們還沒有正式的名字,朱標就給他倆先取了字。

狗兒和貓兒取了字,對二弟和三弟不能厚此薄彼,朱標幹脆連同自己的字也取了。

其實朱標自己也是取名廢。他們幾兄弟都是“木”字旁,水生木,字便都取的“澤”。根據排名,朱標字伯澤,朱樉字仲澤,朱棡字叔澤,狗兒字季澤,貓兒字幼澤。

伯仲叔季幼,五兄弟無論看名還是看字,都是同胞兄弟無異。

朱標取了字之後,弟弟們一點都不認為大哥取名廢,都為這個和大哥同款“字”高興得睡不著。

特別是狗兒貓兒,混蛋爹老想不出好名字,還是大哥好!他們可不想頂著狗兒和貓兒的名字去上學!

朱文正笑道:“這有什麽?文忠十五歲前都叫保兒呢,也沒見他不好意思……哎喲?李文忠!你居然敢踹我!”

李文忠道:“為什麽不敢?”

朱文正得意叉腰:“我現在是燕王!你居然敢踹你家大王的屁股!反了你!”

李文忠冷笑:“我家大王?我家大王只有義父一人。怎麽,同為義子,你還敢在我面前拿王爺的架子?”

朱文正得意:“就敢!我是燕王!快給燕王殿下下跪!”

李文忠擼起袖子就揍了上去。

朱標懶得理睬自從當了燕王,就天天把“我是燕王”掛在嘴邊,在忠哥和英哥面前跳來跳去的傻子堂哥。

北平將要變成北京,他的工作中多了一項將大都皇宮整修成大明皇宮的督工事項,哪有時間陪著正哥鬧騰。

朱文正現在三天兩頭就想去草原上撒歡,朱標打著算盤計算著去草原的消耗,把朱文正死死拴在北平城,不準他出門。

朱文正很聽朱標的話,不出門就不出門,但多余的精力他又不想處理麻煩的公務,就變著法子去騷擾李文忠和陳英。

朱標垂淚,覺得很對不起忠哥和英哥。

為了讓傻子堂哥不來騷擾自己,只能犧牲忠哥和英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