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好皇帝不斷家務事(第2/3頁)

朱元璋眉頭緊鎖。

陳標沉默了許久,又道:“還有……爹,你知道王朝末期土地兼並嚴重的事,其實百姓失地,除了土地兼並,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盛世的人口太多了。”

朱元璋問道:“盛世人口多是好事啊!”

陳標苦笑:“好?哪裏好?土地就這麽多,土地的產出就這麽多,多出的人口怎麽養?就算是歷史中所有的明君齊聚一堂,也解決不了這自然規律啊!”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沒有人說破之前,沒有人想過。

就像是一條最簡單的數學定律,知道怎麽推導之後連小學生都會證明。但摸索出這條簡單的證明只會是天才的靈光一閃。

陳標提出這件事後,眾人眼前好像被一道光亮破開了雲霧,頓時眼界開闊。

葉錚猛地站起來,來回踱步:“是這樣,原來是這樣!盛極必衰,原來是這樣,是這樣啊!”

王朝總會盛極必衰,是昏君?是奸臣?是王朝氣運漸漸衰退?

都有。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百姓活不下去。

貴族會越生越多,平民百姓也會越生越多;貴族搶奪平民的地,平民活不下去就揭竿而起,然後死一批人,勢力重新洗牌。

盛極必衰,合久必分。

養不活這麽多人啊。

解決辦法有嗎?有。但那辦法需要王朝極高的號召力和執行能力,封建王朝不可能做到。

那封建王朝要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朱元璋咬著牙,牙齒磨得嘎吱嘎之響:“打仗!打下更廣闊的領土!”

所有人心中一顫。

他們腦海中想到的唯一辦法也是打仗。打仗不僅能獲得更多的土地,還能死一大批士兵,減少人口壓力。

他們再想史書中的中興,基本都是打完一次大戰爭後出現。

“這道德嗎?不道德。”陳標的語氣很冷漠,一種仿佛高高在上的旁觀者的冷漠。

朱元璋低著頭,眉頭皺得很緊。

陳標伸出手指,在朱元璋眉頭上一點:“哎呀,爹,被嚇到了?”

朱元璋訕訕道:“被嚇到了,被嚇到了。標兒,你怎麽還笑得出來啊?現在才剛結束亂世啊!”

陳標聳肩:“正因為現在才剛結束亂世啊。離人口增長,需要一個英明雄武且不道德的皇帝出現考慮人口暴增土地兼並的事,至少還要一百年吧?這和我們有什麽關系?我們現在只管休養生息,鼓勵開墾和生育。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朱元璋:“……”

眾人:“……”

那你突然嚇唬我們幹什麽!

陳標笑道:“嚇到了吧?嚇到了吧?嚇到了就別老嚷著讓主公當道德完人。歷史中哪個明君是道德完人?只要主公肯心系百姓,作為明君,就夠格了。”

朱元璋大聲道:“說得好!”

包括朱元璋最忠誠的義子陳英在內的人全都用無語的眼神看著朱元璋。

嗯,標兒這話說到你心坎上了,你很高興是不是?

“能注意點就注意點,如果涉及大明和百姓的利益,顧不上就顧不上吧。”道德完人宋濂最先開口,“為了百姓,道德有些汙點也值得。”

朱升捋了捋白色胡須,深深嘆了口氣:“沒錯。不過希望主公在做不道德的事時先和我們商量。主公對外還是要盡力維持聖人君王的形象,壞人讓我們來當。”

朱元璋驚訝:“是嗎?還有這種好事?……咳,我是說,那多不好意思。”

眾位忠心大臣:“……”

陳標捂住耳朵:“爹,你吼那麽大聲做什麽?去去去,一邊去,一邊擠我,一邊朝我耳邊大吼,你就是故意折磨我。我要向娘告狀。”

朱元璋先使勁揉了陳標腦袋一把,才起身道:“我還有事,先去忙,你們慢慢聊。”

他說完,左手拉著李善長的袖子,右手拉著王袆的袖子,拖著兩位滿臉不情不願的人離開。

其他人捧茶,喝茶,忙的人不是我們自己,真好。

“章溢是不是知道回來就走不了,才一直請求留在福建?”劉基道,“他若回來,恐怕留在中書省的人就是他。”

因為章溢最老成持重,且不擅長與人爭論,很適合被他們推舉(坑害)去中書省。

幾人聊完嚴肅的事後,又聊起了其他同僚的趣事,一邊肆無忌憚且沒有道德的嘲笑同僚,一邊通過嘲笑將朝中情況告訴陳標。

道德完人的不道德嘲笑能叫不道德嗎?那叫清談。

因陳標一番跑偏題,不僅讓朱元璋耳邊清凈不少,也讓這群核心文臣不再折騰張士誠夫妻倆合葬的事。

葬吧葬吧,標兒說得對,比起那些虛名聲,讓張士誠舊部歸心才最重要。

雖然張士誠舊部不想讓張士信與自家舊主葬在一起,但這已經是大明最大的讓步。他們感激涕零,對朱元璋終於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