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廖永忠北上籌水軍(第2/2頁)

胡廷瑞打仗很厲害,戰功卓越。胡泉比不過,便只能比這個了。

想想妃嬪的外戚自詡為“皇親國戚”十分得意,真正的太子在為大明戍邊,並且已經立下三次足以封爵的戰功,文治上的功勞更是無數,廖永忠摸摸自己的黑眼圈,怎麽這麽想笑了。

“啊,既然主公不在意太子上戰場的事,那不是更應該讓太子回來參與對張士誠之戰?不僅安全,還能立下更大功勞,嚇大家一跳。”廖永忠樂道,“我明日再去上奏。”

廖永安看著自己弟弟樂於作死,不再阻攔。

既然弟弟知道了自己在作死還要作死,他為什麽要攔著,坐看弟弟被主公揍不是更好?

反正揍不死。

廖永忠沒能把折子遞上去,李善長當面撕了。

李善長沒好氣道:“陛下說,你再遞這種折子直接撕,不用面聖。”

廖永忠深深嘆了口氣。他真的覺得讓太子參與攻打張士誠一戰是好事啊。

李善長道:“陛下見你閑得沒事做,給你一個差事。”

廖永忠疑惑:“不是要打張士誠了?”

李善長道:“陛下覺得你很煩,不想給你打張士誠的功勞,所以這次攻打張士誠你不用去了。”

廖永忠:“……”

他本想問,那廖家水軍誰來領導。話還未脫口,他就立刻閉嘴,差點咬住舌頭。

廖永忠不蠢,只是有時候喜歡自作聰明,現在在大哥的愛的鞭策下,已經有了長足進步。

他立刻意識到,這是朱元璋給他的考驗。

現在包括鄧愈在內的自帶部曲的人,手下將士早已經輪換過好幾次。

如今在鄧愈等人手下作戰的將士,早已不是鄧愈的部曲。

就連主公三位最信任的義子手下的兵,也已經換過好幾次。陳英統領的火銃隊培養難度那麽高,培養好一批,那些火銃隊軍士就會被朱元璋拆給其他軍隊。

這一是增加其他軍隊的活力,二也是為了削弱陳英對火銃隊的統治力。

朱元璋麾下唯一沒有輪換過將領的軍隊,只有巢湖水軍。

大明已經擴充了水軍。在陳標的“點石成金”可怕商業能力支持下,再加上朱元璋為了陳標,願意打造一支更強大的水軍,現在大明水軍除了巢湖水軍,還有一半在湯和等人的手中。

廖永忠率領水軍支援福建和廣東戰場時,湯和也率領新組建的大明水軍同往。

但是,當年從巢湖出來的那些將領,仍舊在廖永忠和俞家人麾下,並未輪換過。

這當然不是廖永忠和俞家人不肯換,有很現實的原因——巢湖水軍的將領只擅長打水戰,放在路上就變成了三流將領三流兵。而朱元璋麾下大部分將領都是旱鴨子,矮個子裏找高個子,勉強能統領水軍的只有湯和、常遇春。

常遇春勇猛,什麽仗都能打,除了不會飛天。但他得去屯田,所以能打水仗的只有統軍能力一般的湯和。

廖永忠和俞家三兄弟是朱元璋麾下難得的一流水軍將領,自然就繼續領水軍。

顯然,這種事不能長久。

朱元璋派了許多小將在巢湖水軍麾下磨礪,現在已經磨礪出一些人才。那麽水軍的將帥也該輪換了。

廖永忠想明白之後,立刻道:“好,我去北平鎮守邊疆去!我換下哪一位?”

李善長道:“不是讓你去把主公的三位義子換回來,是你聽從標兒的派遣,去北方練一支水軍。標兒要在海津鎮建立一個商港,與倭國、高麗通商。但高麗首鼠兩端,對殘元十分曖昧;倭國……”

李善長皺了一下眉頭:“不知道倭國現在是什麽情況,倭寇越來越多。為了保護商船商港,北方也得有水軍。你既然知道標兒的身份,派你去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