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陣前鬥將陣後謀算(第2/4頁)

“只是不知道河南王此次立下功勞,會不會又被大元皇帝討伐?”

“更不知道河南王如果這次敗了,那位被你救過無數次命,卻仍舊視你為敝屣的皇太子會不會又不肯接納因兵敗一無所有的河南王?”

陳標一邊嘆息一邊搖頭。

“河南王對大元如此忠心,當然是不在乎這些結局。只是可惜了跟隨你的將領們,他們沒有得到過大元的恩惠,卻不能回到草原了。”

“不過正如大元皇帝和太子視河南王如鷹犬,河南王視你身後的將士大約也差不多。他們能為河南王你的忠肝義膽死在這裏,也算是死得其所……”

擴廓帖木兒一刀撥開薛顯的刀,左手抽出側面懸掛的長矛,一矛刺穿薛顯的馬脖子。

薛顯身體一歪,馬匹眼見著就要往一旁傾倒。

擴廓帖木兒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大刀還鞘,長矛橫放,拿出了弓箭。

鬥將時,其實比騎射才是最常規的做法。許多鬥將的將領都是被射殺。

擴廓帖木兒的弓箭對準陳標的時候,陳標沒有躲開。他手中燧發槍也對準了擴廓帖木兒。

擴廓帖木兒拉弓飛快,弓箭很快離弦。

陳標手中同時槍響。

擴廓帖木兒仗著自己重甲,以手臂覆蓋面部阻擋子彈。

陳標眼中的箭“慢悠悠飄來”,他一俯身,箭從他頭頂飛過。

擴廓帖木兒策馬向前,陳標策馬回轉,兩人在此拉開距離。

擴廓帖木兒取箭拉弓,陳標開膛放彈藥,兩人同時又是一輪射箭射擊。

燕乾急得不行。但陳標上前時特意囑咐,他心中也知道只是一人射箭,陳標絕對不會中箭,十分安全。自己貿然上前,反而會打破面前這對陳標來說最優勢的局面。所以他只能拼了命朝著面前蒙古親兵砍殺,想解決這個人再圍攻擴廓帖木兒。

趙德勝也一樣。他手中的馬槊與蒙古親兵的鉤鐮槍不斷相撞,發出刺耳的金屬撞擊聲,越戰越猛,卻一時難以脫身。

燕乾和趙德勝都是當世猛將,但能給擴廓帖木兒當親兵的蒙古人何嘗不是?

兩人一時與蒙古親兵分不出高下,如果分神給陳標這邊,還可能被對方挑落下馬,只能更加集中精神,尋求速勝。

感受到了兩人速勝的心,蒙古親兵一改勇猛攻勢,從攻變成了纏,以求給主將射殺陳標留下更多時間。

不到半刻鐘時間,擴廓帖木兒和陳標已經互射十余箭十余槍。兩人兜著圈子,已經來回換了好幾個位置。

擴廓帖木兒氣得咬牙的力度仿佛能把自己牙齒咬碎似的。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小矮子居然還真的敢與他鬥將。

如果陳標心生怯意,調頭回軍陣的時候,他就有信心射殺陳標!

更讓他驚怒的是,陳標不僅與他對射,而且連續躲過他自信的弓箭,且每一槍都對著他為了射箭而將面甲取下的面部射擊。

他知道陳標一定會對準面部,所以陳標的射擊他都用臂甲擋住。陳標每一槍居然都能打到他的臂甲上,他的臂甲都被打出了凹陷,可見陳標的槍法有多準,這槍的力道又有多大!

擴廓帖木兒心中對陳標的殺意再次攀升。

這個少年實在是強大和聰明得詭異!絕對不能留!

擴廓帖木兒這次雙箭搭弦,要讓陳標露出更大的破綻。

他不相信一個從面向來看嬌生慣養的少年郎能在馬上躲避多久。自己只需要用臂甲擋,陳標卻要在馬背上左右閃躲。陳標耗費的體力比他多得多。

陳標確實已經開始喘氣,但手仍舊很穩,絲毫不亂。

他早就知道自己缺點是什麽,所以在其他方面,他都有做特訓。

比如速度、比如耐力、比如準頭,他還能堅持。

擴廓帖木兒能兩箭並發,陳標卻無法連射兩槍。

但沒關系,陳標一槍再次射向擴廓帖木兒,逼擴廓帖木兒用臂甲來擋,然後另一只手拔出長槍,往前一揮,居然把兩支箭打落。

擴廓帖木兒兩箭齊射,射箭角度和射箭姿勢都會改變,箭的準頭與力道都會差不少。

箭並非火藥推進的子彈,這點力道,陳標有信心將其打落,他也果真將雙箭打落。

擴廓帖木兒大驚。陳標的眼力居然能好成這樣,膽識和敏捷更是令人驚嘆!

擴廓帖木兒再次彎弓搭箭,落馬的薛顯握著馬刀沖了過來。

薛顯落馬的時候腳有扭傷。

他脫下靴子,咬著牙迅速給自己正骨,用自己胳膊上的紅布條把腳踝一裹,穿上靴子,沒有回去,雙手握著馬刀就朝擴廓帖木兒沖去:“賊人別跑!你爺爺我又來啦!”

薛顯大喊著就朝著擴廓帖木兒的馬砍去,不顧自己可能會被馬踢中。

擴廓帖木兒率領的是重騎兵,他的馬也披了重甲。薛顯這一刀砍到了馬披掛的重甲上,只給馬造成了些許困擾,沒有傷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