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助教制度沒想到吧(第2/4頁)

朱升病了一場,病好後身體更好了;季仁壽則撒開衣袍從應天這條街大笑著跑到另一條街,又跑回來,許多人都以為季仁壽瘋了。

天書中雖然是辯證唯物主義,但有許多內容也和季仁壽研究的“心學”一致。

那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

認識世界繼而改造世界。當人的主觀能動性足夠強的時候,世間萬物都唯心所變。

這個“方法論”,天塌了補天、洪水時治水、有了暴君就揭竿而起的神州大地老百姓已經實踐過很多次了。

天書中的“人民英雄史觀”更是讓季仁壽有醍醐灌頂之感。

他又想起陳標的話,“心學的本質是心中有良知,人人皆可成聖”。這不就是和天書中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教化之道啊!

朱元璋詢問季仁壽的身體是否撐得住的時候,季仁壽恨不得再撒開衣服繞著應天城跑一圈,嚇得朱元璋不敢再提這件事。

朱升不高興了:“他去管教化,我繼續和張昶過家家?!主公,凡事是不是該講一個先來後到?我資歷比他老!”

朱元璋看著吹胡子瞪眼的朱升,生怕朱升一個過於生氣,就氣暈厥過去,只好也同意朱升與季仁壽一起執掌軍隊教化的事。

兩個老頭子就直接拖家帶口住進了軍營裏。

標兒能做的事,他們也能做到!

陳標得知此事後,撓了撓後腦勺。他還以為思想道德課的課本也要他來寫。太好了,有人幫忙!

陳標便將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將領掃盲再教育上。

他的掃盲班的第一批學生都是自家老爹的老鄉,和老爹同一個地裏走出來的泥腿子兄弟。

陳標為了能讓這些學生們聽話,特意向朱元璋請了一根“如明王親臨”的教鞭。

朱元璋給陳標打造了一根鍍金的棍子,上面寫著“如朕親臨,朱元璋”。

陳標看著那個花裏胡哨的金棍子,面無表情地捏著棍子正中間轉了許久棍子。

教鞭?不,這是如意金箍棒。

現在吳承恩還沒出生,《西遊記》還沒有現世,但孫大聖的故事本就是民間傳說,戲曲中已經很常見,只是有一點黃那個暴,還不具有文學性。

齊天大聖的金箍棒自然也已經在民間出現了。

陳標總覺得朱元璋是故意的,但他作為臣子不敢問,只能拎著他的如意金箍棒去上課。

周德興看著陳標手中的棍子,忐忑道:“標兒,你不會真的用這個砸叔叔吧?”

陳標對著周德興笑了笑:“我這點力氣,就算掄圓了砸,也砸不疼你們。我肯定會另帶人幫我砸。”

周德興松了口氣:“也是。”

被標兒揍,多丟臉!他寧願陳標讓其他人的幫手。

陳標把幫手的人帶來了。

周德興看著陳標身後那一排袖子上戴著個“紀律”紅袖套的年輕人們,嘴張得可以塞進一個雞蛋。

那群戴著“紀律”紅袖套的年輕人中,有一個人對周德興露齒得意一笑。

傻了吧?老爹?

陳標板著臉對接受再教育的掃盲班學生道:“我的精力有限,所以找了助教,對你們實行一對一輔導。你們的成績,關系助教的成績,助教的實習成績將來和授官考核掛鉤。”

陳標抱著金箍棒,掃了一眼呆若木雞的叔叔們:“希望你們不要拖累你們的助教。對了,提醒你們一點,在課堂上只有助教和學生,沒有其他身份。所以你們的助教有懲罰你們的權力。”

助教們臉上的露齒微笑就像是從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似的。

沒想到吧?我最敬愛的父親!

陳標看著大齡學生們如遭雷劈的表情,冷冷一笑。

這些叔叔們的脾氣,他太了解了。他才不會像老媽子一樣跟在他們身後催促他們念書。

叔叔們將來都是勛貴,所以從現在開始給他們以一對一的貴族教育吧。

有一個將領突然感慨:“還好我還沒有兒子,只有女兒!”

陳標笑道:“放心,此次助教會聯動女子書院。別跟我說什麽男女之別,你們知道,我不吃這一套。”

那個將領:“……”

陳標笑道:“剛說到她們,人就來了。”

將領顫顫巍巍回頭,看到他的女兒對他露出了十分親切的笑容,差點眼皮一翻暈過去。

又有個將領雙手捧心:“還好還好,我兒女都還小!”

陳標再次笑道:“這個也不用擔心。成婚較晚的人,妻子大多出身耕讀之家,有的還是書香門第,教你們綽綽有余。看,來了。”

那位將領回頭,看著自家妻子正笑意盈盈地看著他,頓時雙手捂住臉,不肯面對這個現實。

周德興忍住腦袋的眩暈,聲音顫抖道:“標兒,你是不是、是不是有點……有點……”

他想了半天,都想不出該用什麽詞來形容陳標現在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