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朱文正是常遇春(第4/6頁)

朱元璋喃喃道:“啊?小軍師?陳漢潰敗?軍營都燒了?等等,讓我緩緩……”

張子明焦急道:“主公,既然你在這,請趕緊出兵!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劉基忍不住插嘴:“你說話挺有文化的,你是讀書人?文吏?”

張子明雖不認識劉基,但見劉基站在朱元璋一側,知道劉基是個大官,立刻道:“不,我是千戶。文化……可能是守城的時候小軍師教我們讀書,我聽得多了,就會了幾句。”

劉基驚訝:“標兒還教你們讀書?”

張子明脾氣有點暴躁了。他忍不住磕了兩個頭,道:“請先出兵!我隨後將城中之事告知主公!”

朱元璋回過神:“哦哦,對!廖永忠!”

廖永忠跪地道:“末將在!”

朱元璋道:“你率水軍將鄱陽湖口所有水路都堵住,截斷陳漢退路!”

廖永忠驚訝道:“主公,那得分十幾路兵啊!”

朱元璋冷靜道:“分!此戰定要分個勝負!若我失敗,便不用回去了;若陳友諒失敗,必將他留在此處!”

廖永忠低頭:“末將遵命!”

朱元璋繼續下令。

他不清楚陳漢是否真的潰敗,但即使陳漢實力尚在,他也會做出同樣的事。

在歷史中,朱元璋便是來到鄱陽湖口後,不顧自己兵力比陳友諒少,立刻分兵先截斷陳友諒退路,然後再與陳友諒決戰。

那時朱元璋都有如此魄力和遠見,如今聽到洪都城守軍全員出動追在陳漢屁股後面砍,他的膽氣就更足了。

說來碰巧,陳友諒以為朱元璋快到了,陳標猜測陳友諒確信朱元璋快到了,實際上,朱元璋也真的快到了。

他已經快到鄱陽湖口。即使水軍逆流而上,最遲明日傍晚他就能到洪都城。

為了趕心裏一月救援的死線,朱元璋可謂是拼了老命了。

陳友諒派來打探消息的士兵也已經得到了朱元璋大軍將至的消息。但他正回去傳信的時候,發現自家大軍已經敗了。現在他正在潰逃的大軍中尋找陳友諒的蹤跡,將朱元璋大軍將至的消息告知陳友諒。

朱元璋給各個將領下令,並徹夜拔營趕路時,將張子明留在身邊,細細詢問洪都的事。

趕路時,將領們和智囊團們都集中在朱元璋的船上,聽張子明說那洪都的故事。

張子明很想回去送信,但朱元璋不許,讓義子花文遜暫代信使,領一隊輕騎前去送信,順帶保護標兒。

張子明無奈,只能發揮自己極好的口才,將陳標來到洪都城後之事,繪聲繪色地告知朱元璋等人。

“敲了敲城墻就發現哪段城墻作假?!”

“他怎麽判斷出陳友諒會來攻打洪都?你說了我也沒聽懂啊,能不能說得更明白一點?”

“泥糊一糊就成了石頭?有這麽神奇的東西?!”

“國瑞炮和小國瑞炮,呃……”劉基和李善長對視了一眼,想起朱元璋曾經想要取名,被他們攔住的“陳標炸藥”。

這父子倆真是親父子啊!

朱元璋抓了抓自己很久沒刮的絡腮胡子:“嗯,不錯,不錯……”

張子明繼續吹噓陳標,並加入一些自己的主觀色彩。

在他的口中,陳標能掐會算,料敵先機,甚至能呼風喚雨。在陳標的帶領下,一眾將士眾志成城,以兩三萬人打敗了陳漢六十萬大軍,堪稱奇跡中的奇跡!

小軍師!我們的神!

“小軍師說!他的謀略全是他的父親陳國瑞將軍教的!他對陳友諒的預判全是聽從陳國瑞將軍的教導!”張子明滿臉向往,“不知道陳國瑞將軍是何等人傑!”

朱元璋又抓了抓自己很久沒刮的絡腮胡子:“嗯,確實是人傑。”

在朱元璋身邊一左一右充當(劃掉)門神(劃掉)護衛的徐達和常遇春,不約而同用眼角余光瞥了朱元璋一眼。

主公,你這樣自吹自擂,不尷尬嗎?

劉基已經嘴角微抽,撇過了臉。

李善長好奇道:“你既然是千戶,怎麽不去打仗,跑來送信?”

若洪都城情況緊急,標兒派心腹將領來送信還能理解。現在大家都在爭搶功勞,千戶算挺大的官了,怎麽不去立功,變成了信使?

朱元璋的衛所制度改自元朝和唐朝。衛所最高長官為指揮使,燕乾之前就是指揮使。指揮使之下便是千戶,然後是百戶、總旗、小旗。

張子明為千戶,已經是普通兵卒能當上的最大的武將。再往上,就是勛貴重臣了。

張子明猶豫了一下,道:“小軍師料到會有人問這個問題,讓我實話實說。但我……覺得不太好說。”

朱元璋催促道:“標兒讓你實話實說,你就說!你不是說你們凡事都聽小軍師的嗎!”

張子明道:“是!呃,這個,小軍師說,我是被排擠打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