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以小勝擾亂他軍心(第3/7頁)

陳標笑著把望遠鏡遞給趙德勝:“趙叔叔,想看就和我說,你也是我爹老鄉,不用這麽拘謹。”

趙德勝不好意思道:“我和你爹雖然是老鄉,但我不認識你爹,實在是有些……嘿嘿。”

他嘴上這麽說,接望遠鏡的動作很利落。

副將牛海龍看著羨慕極了。

趙德勝原是元軍。得知朱元璋名聲後,他從元軍中偷跑,投奔朱元璋。

他雖也是濠州人,但不像徐達、湯和等人一樣,和朱元璋是同縣同鄉的發小,與朱元璋感情上沒有這麽親近,自然不知道陳標的身份。

不過光是知道陳國瑞也是濠州人,他們也能攀攀親。

趙德勝原本以為陳標就算不躲在城中,也會跟著自己的哥哥們。沒想到陳標主動要求跟著自己。

當時朱文正不同意。

就算陳標要留在西門,也可以讓李文忠或者陳英鎮守西門。

陳標據理力爭。

趙德勝為洪都城經歷戰役最多的老將,且經歷多次水戰,最為了解水軍。由趙德勝鎮守西門最為合適。

李文忠原本鎮守定州的時候,手下就是騎兵隊;陳英管的是火銃隊。他們都該在最擅長的地方守城。

而燕乾也同樣身經百戰,獨自鎮守東門廣袤的防線最為合適。

朱文正拍打著胸脯:“我可以鎮守西門!”

陳標叉腰:“堂兄,你是半個帥才,眼光最為毒辣敏銳,只有你能根據城中情況,準確預測去哪裏增援!”

朱文正沉默了一會兒,道:“不,我是完完全全的帥才,不是什麽半個帥才,標弟你別胡說。”

眾人皆無語。

於是,趙德勝就戰戰兢兢地帶著小軍師陳標來城門了。

趙德勝大呼小叫:“真的看到了!好清晰!這是神器啊!”

陳標道:“不是什麽神器,就是望遠鏡而已。現在制作比較困難,我只有這一架。等我摸索出怎麽大批量制作,我就獻給朱大帥……唔,獻給主公,讓主公給你們將領一人發一架。”

趙德勝樂呵呵道:“好啊,我等著!”

牛海龍的眼神更加酸了。

陳標注意到牛海龍的表情,拉了拉趙德勝的衣角,道:“趙叔叔,你和牛叔叔一起看啊。你們一起看才好商量用什麽方式給陳友諒迎頭一擊。”

趙德勝道:“對對對,小牛,來看看!”

牛海龍:“……你叫我老牛行不行?”

趙德勝道:“你比我小!”

牛海龍:“……求求你叫我老牛,小牛好膈應。”

趙德勝道:“你還看不看了?”

牛海龍委委屈屈地接過望遠鏡。算了,小牛就小牛吧。

陳標忍著笑,去調試新式火炮。

他這兩座新式火炮,是來了洪都後現做的。

陳標帶了原料和圖紙,但沒想到洪都這麽快就迎來守城戰,制作出來兩座新式火炮。

這兩座新式火炮以黑火藥為底料,極少的黑索金為起爆劑,再加上穩定劑和鈍化劑制作而成。陳標命名為“國瑞炮”,讓工匠把字都刻上了。

朱元璋想用陳標的名字命名炸藥,陳標用自家老爹的名字命名火炮。他們的確是親父子。

區別是朱元璋被謀士們按住了,沒有讓陳標和大規模殺傷武器綁定。但陳標身邊可沒有什麽謀士提醒陳標。

陳標不是不想直接用黑索金當炮彈。但他會制作黑索金,用黑索金制作新式武器……抱歉,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理科生,不是工科生,更不是學制作軍火的。

陳標和工匠們已經十分努力了,這就是他們目前努力的極限。

這種炮彈,至少比普通的大理石蛋大鐵蛋要強一些吧?

火炮威力不足,陳標就用精度來彌補。

國瑞炮為前裝滑膛鋼炮,在試驗的時候,射程最遠高達一千五百米,在千米內的精度都較高,威力十分巨大。

不過因為鑄造工藝影響,為了不炸膛,國瑞炮十分笨重,只能作為定點火力。

為了彌補國瑞炮的機動性,陳標還和工匠們設計了一種自帶推車、能靈活轉向的後裝炮。

後裝炮炮膛炮尾在裝填炮彈的時候需要分開,還是因為鑄造工藝影響,小國瑞炮的密封性沒做好,超過二十米連重甲都打不穿。

鑄造工藝問題現在陳標還在摸索解決的方法,於是質量不夠數量來湊,大小國瑞炮正好形成交叉火力。

小國瑞炮陳標做了十台,陳英的火銃隊有四台,其余城門各有兩台。

現在的火炮射程威力精度皆不如國瑞炮,像小國瑞炮這種可以推著到處跑的靈活小火炮更是從未出現過。

陳標就等著陳友諒來成為大小國瑞炮第一次實踐對象。

希望陳友諒不要不識擡舉,當好移動靶子。

陳標並不知道,自己現在制作的國瑞炮和小國瑞炮已經很接近原本歷史中明末的紅夷大炮和佛朗機炮。更不知道清政府迷信“射程即真理”,廢棄了更靈活的佛朗機炮,只用紅夷大炮,完全不知道什麽叫交叉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