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單人叩門大醉一場(第2/4頁)

燕乾抿了一口葡萄酒,眼睛一亮:“主公,這酒好啊!”

朱元璋得意:“當然好,不好那三人能去我家當賊?”

燕乾不由失笑:“沒想到徐元帥、湯將軍和周將軍,還有這一面。”

朱元璋道:“咱們從軍之前,說好聽點是鄉野遊俠,說難聽點就是遊手好閑不肯老實種地的人。他們就是這個性子。你家夫人手藝不錯啊。”

燕乾謙虛道:“還好。”

兩人繼續喝酒吃菜,談些過去的事和身邊的事。

朱元璋詢問最多的就是陳家。

燕乾身為應天府指揮使,朱元璋雖給陳家留下了許多護衛,但明面上的安全還是得由燕乾保護。特別是應天小學周圍,是燕乾親自巡邏。

燕乾對陳標贊不絕口,並說自己有意讓孩子也進入應天小學。

邵榮為地方豪強,燕家能和邵榮有姻親,出身自然不會低太多。

燕乾家為耕讀世家,先祖為宋真宗時期進士燕肅,官至禮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

他家雖清貧,但那是因為散盡金銀就為了保護先祖藏書。這樣的家庭,自然不會把孩子送到應天小學這個一看就很不正規的學院啟蒙。

但季仁壽接替陳標成為應天小學校長之後,燕乾就願意把兒子送去了。

正好他長子今年十歲,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十分自律。就算和應天小學中一群頑童相處,應該也不會再移了性子。

燕乾並不是看不起陳標開的應天小學,只是這個時代本就以私學和家學為主。應天小學裏那群將二代,祖上都是貧民,朱元璋實在是沒辦法嗎,才讓兒子幫著啟蒙。

若像燕乾這種家學淵源的家庭,自然是不會輕易讓兒子拜他人為師的。

燕乾詢問朱元璋,是否還可以讓自己孩子入學。

朱元璋同意了:“你兒子肯定懂得多,到時候讓你兒子給標兒當……當什麽來著……”

朱元璋冥思苦想,終於想起來:“對,助教,就是幫標兒教書的人。有標兒看著,你不在應天,你兒子也不會被欺負,放心。”

你不在應天……燕乾在心中一嘆,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後,道:“主公,那……那邵榮的長子,還能入學嗎?”

朱元璋道:“他是不能了。就算我處理這件事處理得再寬厚,他的家人一個流放也跑不了。他兒子肯定是要充軍。不過咱們現在朱家軍軍隊裏生活不差,我還打算給士兵們也啟蒙,所以他兒子還是能讀書識字。將來給他機會立個功,我再赦免他家後人吧。”

充軍作為單獨存在的刑罰,是基於朱元璋模仿唐朝所建立的衛所制度而存在。

衛所制度即“軍籍”,將士世代為軍士,尋常情況不會增補。充軍就是常規填充軍籍的方式。

後來衛所制度腐壞,衛所的長官中飽私囊嚴重,特別是嘉靖時期,有官員上奏,將商屯等衛所直接收入全部折糧為銀後,衛所所屬的兵卒生活極其困難,逃逸者達到八成。

這充軍的刑罰,就更致命了。

朱元璋頓了頓,道:“不過咱這衛所制度等天下穩定後,肯定會改。你多寫信給他兒子,讓他好好讀書習武。他若有本事,等咱當了皇帝大赦天下,他很快就能被赦免。“

燕乾一愣。

我多寫信給邵榮的兒子?主公的意思是,我不會與邵榮同死嗎?

燕乾聽朱元璋說他會離開應天,還以為是委婉告訴他,他也會被處死呢。

燕乾心中情緒十分復雜,只能抱拳哽咽道:“祝主公早日登上皇帝之位!”

朱元璋給燕乾斟滿酒:“你可別光祝願啊,還得幫我。你身上這指揮使雖當不下去了,但我會把你派到其他地方,我義子陳英那就不錯。我聽聞你祖上學識淵博,精通天文物理。你們燕家留了不少先祖的書稿,你也愛好這些?我記得你還改良過火銃?”

燕乾道:“先祖確實學識淵博,但末將只是略知一二。”

朱元璋道:“我那義子也喜歡火銃,你也知道,我最好的一支火銃隊伍就由他領著。你去給他當副將。有個穩妥人幫著他,我也才放心。”

燕乾起身,然後緩緩跪下,終於忍不住伏地痛哭:“謝主公寬厚!乾無以為報!唯有以命跟隨!”

朱元璋獨自喝了一杯酒,才把燕乾扶起來。

他道:“你是應天府指揮使,所以陳家的事,我沒告訴你,你大概也猜到了。”

燕乾沉默點頭。

朱元璋道:“說真的,我一點都不想赦免邵榮的家人。他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標兒頭上。即使他不知道標兒的真實身份,但我那個心痛得啊,我恨不得立刻提刀把他剮了!”

燕乾驚恐:“他、他怎麽會打標兒的主意?!”

朱元璋道:“我猜,他是想挾持標兒,來逼反陳國瑞呢,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