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示敵以弱還是信任(第2/2頁)

唯一頭疼的是,他要怎麽攔住得知洪都可能會反叛,一定會非常想去洪都的葉琛。

於是朱元璋把胡大海偷偷叫來,讓胡大海以賠罪為借口把葉琛灌醉,然後扛起葉琛就往婺州跑。

婺州已經被朱元璋改名為寧越府,葉琛又回去做他的寧越知府了。

至於葉琛酒醒之後會不會生氣……他生氣也只會揍胡大海,和我朱元璋有什麽關系!

朱文正和陳英也很快出發。

陳英所率領的,是朱元璋麾下最為精銳的一支火銃隊。

火銃起源於宋朝,名為“突火槍”,以竹管為槍身,曾為宋朝在對外戰爭上取得過優勢。

不過很快火銃和火藥配方就被宋朝的商人們賣給了金人,又被元人得到。宋朝沒優勢了。

元朝時火銃得到極大發展,最主要的改進就是冶煉技術發展,槍身改為金屬。

元末農民起義也用到了火炮火銃等火藥武器。其中以朱元璋最為重視火銃,在其他勢力多用火炮時,朱元璋已經訓練了專門的火銃隊。

後世人多知曉沐英,即如今的陳英是古代火銃戰術大師,發明了“三段擊”戰術,即一戰時期火槍步兵的主要陣型“線列步兵”。

但很少人知道,朱元璋才是最早制定和推行單兵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的統帥。鄱陽湖一戰,除了天時地利,朱元璋的火器戰術也是決定勝利的因素之一。

其實仔細想一想,這也不意外。陳英是朱元璋一手帶大的義子,他對火器戰術的理解,自然也來自朱元璋。

不過現在陳英對火器戰術的理解已經超過朱元璋了,因為他有外掛陳標在。

要一步跳躍到黃火藥時代不可能,陳標在制作黑索金的時候,也著手改造黑火藥武器。

陳標繼承現代記憶的那個富商之子陳標,既然是富二代,自然也是射擊俱樂部的成員,會玩槍。

富人嘛,不玩點一般人玩不了的,怎麽彰顯地位?怎麽談生意?陳標是個守法的好公民,所以也就是玩玩射擊、打獵、賽馬、高爾夫等“高雅小資”運動而已。

其中射擊和打獵,是陳標和外國人談生意的時候,最常做的社交活動。

在這種社交時,談論一下火器的發展歷史,甚至說得更深一點,談論一下古早火器的構造,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陳標的記憶金手指雖然能把吹牛的內容提取出來,但要做成實物,那簡直太難了。他只能給工匠們提供一個思路,讓工匠們反復試錯,所以現在也沒有可以更新換代的黑火槍,只是制作了一批材料更好的、帶標準火藥勺的火銃。

這第一批改良版火銃,就由陳英的火銃隊拿著。

朱文正所帶的精銳雖不是火銃隊,但他們佩戴的都是陳標用土法高爐煉制出“廢鋼”後,又經過匠人手工捶打折疊後的厚背大刀,和尋常鐵刀相撞,真真是削鐵如泥。

李文忠直屬的那一支精銳也有這樣的兵器。

當然,朱元璋自己的親兵也有。徐達、湯和、周德興還沒輪上,只有自己換了好兵器。

朱元璋派出的三位接管洪都的官員都是小年輕,帶去的兵力也少,一看就很給胡廷瑞面子,非常弱。

陳標得知自家正哥英哥帶著自己精銳部隊去了洪都,連隔壁武將章大哥都換回了文人長衫暫時當回了文臣,不小心狠咬了一口手裏的果子,又崩掉一顆牙。

他可憐的小嘴越來越漏風了。

“爹,大帥這是釣魚執法吧?”就算嘴漏風了,陳標都忍不住吐槽。

朱元璋把陳標抱到膝蓋上,好奇問道:“何謂釣魚執法?”

陳標解釋了一下姜太公釣魚和釣魚執法,道:“大帥示敵以弱,這不是就等著讓人謀反嗎?”

朱元璋失笑:“示敵以弱確實是誘敵之計,但示同袍以弱,就是信任同袍。端看他們如何選擇。”

陳標吐出嘴裏帶著血的牙齒,朱元璋一臉緊張地帶陳標去漱口。

陳標一邊漱口一邊含糊不清道:“無論哪種,反正正哥和英哥肯定不會有事。就算贏不了也能逃。”

朱元璋道:“那自然。別說話,好好漱口。”

陳標點頭,不再說話。他一邊漱口,一邊心裏想,聽說洪都是個很重要的地方,遲早有大戰。正哥和英哥鎮守這麽危險的地方,他不放心。看來得再搗鼓一點東西,幫正哥和英哥守城了。

這個好東西,自然是基建利器,水泥。

陳標漱完口後,含著藥包眯著眼,小拳頭捏得緊緊的。

我家哥哥們絕對不能有危險,也不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