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被套住的和出使的(第4/7頁)

徐達摸著腦袋,一個頭兩個大。

我本來沒想出這個風頭,給了你們機會一同出名,誰知道你們個個運氣都這麽差?怪我啰。

到了江州城外,朱元璋摩挲著強弩:“輪到我了。”

周德興和湯和已經滿臉灰敗地離開,其他將領明明一路勢如破竹,卻都一副打了敗仗的沮喪模樣。

徐達用胳膊肘撞了撞朱元璋,小聲道:“主公,我想他們都想跟著馮國勝、胡大海打仗,留主公和我兩人在這了。”

朱元璋放聲大笑。

……

又到一年中秋,爹娘還是沒回來,狗兒和貓兒都會爬會叫“哥哥”了。

陳標一邊用撥浪鼓逗著四弟五弟爬行,一邊嘆氣。

聽說陳漢首都江州已經被攻克,陳友諒逃至武昌,之後朱大帥繼續一路走一路接受獻城,炸藥包目前仍舊只用出兩個。

爹娘今年過年是不是該回來了?

陳標想了想陳漢的地盤,搖搖頭。

雖然陳漢的首都江都被攻克,但陳漢的地盤至少還有一半。而陳友諒現在的兵力如果集中起來,全力與朱元璋一搏,恐怕兵力還遠遠超過朱元璋。

陳標這一輩子了解現實後,才無語地發現,他一直以為的開局過程結果都很順利的洪武皇帝,現在是真的弱啊。

若不是陳友諒背主自立後立刻揮兵應天,出師不利損失了威信,若等陳友諒把徐祖輝的勢力全部吞並消化,那真的是勁敵。

即使陳友諒每次都在重要環節選擇錯誤的路線,就算元朝沒空打朱元璋,張士誠若給朱元璋背後來一下,也能減緩朱元璋攻勢。

張士誠在剛占領蘇杭的時候,與朱元璋時常有摩擦。怎麽投靠元朝後,就和個懶惰的王八似的,看到機會也一動不動?

陳標正思考國內大勢,順帶吐槽朱元璋的對手們時,陳家一個管事來報:“少爺,城門口流民分糧處,好像來了個別的勢力的探子。”

陳標正無聊,把撥浪鼓往床上一丟,亂爬的陳狗兒一個猛撲,把撥浪鼓壓在肚子下占為己有。

陳標先把陳狗兒掀了個底朝天,然後道:“哦?我去看看。”

又到了秋收時候,今年應天再次大豐收。

應天的生活這樣好,自然有無數流民湧入。花雲根本沒空去前線,處理庶務處理得焦頭爛額。

應天養不了這麽多流民。朱元璋的領地確實缺勞動力,但不是已經人口幾乎飽和的應天。花雲需要把流民遣散到朱元璋其他領地去。

但流民到了應天後,基本都只剩下一口氣了,立刻遣散流民,流民沒了活路,肯定會引起很大問題。

陳標借陳國瑞的名義出主意,由陳家牽頭,以工代賑,讓流民修路挖礦修補城墻等,替代部分百姓徭役。

流民一邊養足力氣,一邊賺取“工分”。等工分夠了,就可以到其他城池領取自己的田地。

這樣,他們既篩選了願意勞動的流民,又可以讓流民能夠盡可能活下來。

外面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但應天城內一片欣欣向榮歌舞升平,和元大都城內與張士誠的平江城差不多。

應天城內富商雲集,陳家酒樓每日好肉好菜不斷,剩菜剩飯都被混在一起,經過磨碎過濾和高溫熬煮消毒,加入麥糠米糠粉,做成有鹽有油脂的黏稠糊糊。

這些糊糊,就是流民們每日的糧食。

羅本來到應天城郊的時候,正好遇到陳家向流民發放食物。

老實說,陳家的剩菜剩飯混在一起,沸騰著的味道非常香。

羅本十分驚訝,應天難道物資充裕到給流民分發食物,都會是肉粥嗎?

他好奇詢問分發食物的人,得知這個糊糊的做法時,不由脫口而出:“這東西人能吃?!這不是喂豬的泔水嗎!”

羅本這一嗓子,領食物的流民臉上的期盼表情都僵住了。

陳家管事臉色一沉,很快重新展顏笑道:“看先生穿著,定是從富貴地方來的大文人吧?”

羅本看了看自己的文人長衫,皺眉道:“是又如何。”

陳家管事笑道:“陳家只取每日酒樓新鮮的剩菜剩飯,磨細過濾,晚上熬煮幾個時辰,第二日開始供應。這糊糊油鹽充足,又經過長時間高溫熬煮,衛生安全絕對有保證,對幹力氣活的人而言,特別有營養。但先生你也沒說錯,這等有肉有菜有細糧的剩菜剩飯,在你們那的富貴人家,都是喂豬喂馬喂牲畜,肯定是到不了流民口裏的。”

羅本臉色一沉,聽出了陳家管事笑語中的嘲諷。

能當管事的人,嘴皮子都利落,不比那些舌戰群儒的文人差。

陳家管事小嘴一張,繼續叭叭叭道:“朱家軍提供給流民的食物,配料和做法都是寫明了的。為防流民們不識字,在流民登記以工代賑的時候,也都一一說明了。不信,你問問他們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