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花雲將軍非常委屈(第3/4頁)

陳標搖頭:“今日不用了。我改日請叔叔嬸嬸來家裏吃飯。我這次有正事來找花叔叔。”

郜氏立刻道:“你們慢慢聊。”

她轉身去水房,給花雲把藥熱好端上來。

花雲有正事,晚上可能不回來,她擔心花雲晚回來就找借口不喝藥,現在讓花雲把藥喝了。

花雲想起陳標來的正事,趕緊道:“標兒,我聽人說有人欺負你?誰欺負你?叔叔去揍他!”

陳標搖頭,道:“有人來陳家女子工坊鬧事。不過我找花叔叔,不是為了這件事。鬧事的人已經被揍了一頓丟回家。回家後他又被揍了一頓,家裏人來道過歉了。”

既然對方已經挨揍道歉,陳標也不好再揪著對方不放。

陳標道:“大帥率領文武百官傾巢出擊,應天府少了管事的人,一些紈絝子弟囂張不少。劉先生雖然已經緊急為應天府制定了法令,但應天府並無可以執行法令的部門,只能靠花叔叔來處理。但花叔叔有傷在身,還有其他急事,恐怕分身乏術,我想,能不能幫幫花叔叔……啊!”

陳標話剛說完,花雲就抱著陳標,感動地和陳標蹭臉頰。

花雲絲毫沒覺得丟臉,對陳標抱怨道:“大帥離開時,把所有文官都帶走了。雖然有幾個文書小吏,但我不知道那些人能不能信任,只能自己看文書。我雖然認得幾個字,也實在是看得艱難。”

花雲豎起指頭,一條一條數朱元璋給他留下了多少工作。

流民們不斷來投靠應天,井田制需要繼續推行下去;現在夏收馬上到來,秋種得緊跟著忙碌;今年氣候還是不大好,要召集百姓繼續修水利、水渠;城中護衛問題安全問題一大堆,重要將領的家眷都在應天城,什麽漏洞都不敢有……

除此之外,還有公共衛生的治理,稅賦雜費的征收,軍屯商屯的執行,後備軍隊的訓練……零零散散一大堆,花雲整個人都傻了。

雖然太平府也有許多事,但太平府有知府有原判有他幹兒子這個鎮守元帥,花雲只需要訓練軍士、緝盜打仗。

太平府四個人的事壓在一個人身上,應天府事還比太平府多得多,花雲覺得他來這不是養傷,是猝死。

這麽多工作,他還能好好養傷嗎?!大帥雖然是因為信任他才把應天府的事全交給他,但他真的覺得大帥是不是有那個大病!!

朱元璋若知道花雲的抱怨,一定大喊冤枉。

應天府重要的事,都會由親兵快馬加鞭呈報給他。花雲只負責一些瑣事而已。

這點瑣事,不是立刻就能做好嗎?花雲抱怨什麽啊?搞不懂。

何況他不是留了幾個文書小吏嗎?花雲只需要做決定,書寫等繁瑣的工作都交給文書小吏。動動腦子動動嘴皮子的事,有什麽累?

他和他兒子都認為很輕松!

聽著花雲的抱怨,陳標發現,他錯怪花雲了。

不是花雲不敢下手管城裏那些紈絝子弟,而是花雲還沒管到這來。

應天府的安全和屯田問題是重中之重,光是這兩個問題,花雲已經焦頭爛額。文書擠壓了一大堆,他根本不知道從何看起。

花雲已經寫信給朱元璋求助,希望朱元璋能多派幾個人回來。

光憑斷了手的他和重傷臥床休養的花文遜,真的搞不定。

花雲甚至很疑惑,大帥是怎麽認為他和花文遜能搞定得動這些事的?

朱元璋:這些事不是輕輕松松嗎?我和我兒子都認為很輕松啊!是你們父子倆有問題吧?!

陳標本只是給花雲一些面子,才說得這麽委婉。

哪知道,他為花雲找的托辭,居然誤打誤撞說中了真實情況。

花雲抱怨完後,道:“雖然事情很多,這些沒用的小崽子還是需要管管。大帥好不容易用井田制聚集了人心,不能被這群小崽子敗壞了。我這就召集人加強城中巡邏,好好整治這群小崽子。”

陳標看著花雲吊在脖子上的胳膊,又看著在大熱天披著毛皮披風還面白如紙的花文遜,搖頭道:“我是來幫忙的,不是來給花叔叔添麻煩的。如果花叔叔信任我,可否將這件事交到我手中?小學裏那些學生正好也需要一些新的課外實踐。我想讓學生們和學生家長組成一個調解隊,負責調解城中民事糾紛。”

陳標解釋了一下什麽是民事糾紛。

應天府每日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無數的糾紛,這些糾紛該是知縣、知府來管。但現在應天府沒有知縣知府,以前都是朱元璋或者李善長處理。花雲精力不足,讓小事積攢在一起,可能會引發民怨。

陳標所在的世界,村中有村民小組,城裏有居委會,矛盾糾紛大了還能上法院。

把精力充沛的小學生們組織起來,既能利用他們將二代中的核心將二代的身份震懾那些紈絝子弟,說不定還能帶動一些將領家的女眷和老人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