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敷衍陳國瑞足夠了(第2/2頁)

總的來說,元朝的統治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至正通寶仍舊是民間最流行的銅錢,其次是寶鈔。

龍鳳通寶、天佑通寶、天啟通寶基本成了各大起義軍勢力收割百姓手中財富的工具。他們用劣質的錢幣換走百姓手中的元朝銅錢,但是這些錢在自家領地都很難流通。

朱元璋沒有鑄造自己的銅錢,除了沒稱王之外,也是為百姓著想。

他現在地盤不穩固,鑄造了錢百姓也沒信心用。他如果強制兌換百姓手中的錢幣,恐怕會激起民怨。

等他有實力稱王,露出獠牙的時候,肯定百姓就會主動兌換他鑄造的銅錢了。

朱元璋看著滿桌子的錢幣,開始暢享未來:“你說大帥之後是鑄造銅錢好,還是和元朝一樣發行寶鈔好?其實寶鈔更好吧?想用錢的就使勁印!”

陳標難得白了他爹一眼:“爹,你做了這麽久的生意,都成豪商了,怎麽還不懂貨幣?”

朱元璋:“啊?”假豪商朱元璋有點心虛。

陳標道:“元朝激起民怨的緣由之一就是元寶鈔貶值,爹你知道為什麽寶鈔會貶值嗎?”

朱元璋撓撓頭,用他多年來被迫裝豪商的經驗,道:“發的太多?”

陳標憐惜地看著他爹:“你能想到這一點,還算不錯。”

朱元璋:“……”

他立刻把陳標捉到懷裏使勁撓癢癢:“叫你笑話爹!叫你笑話爹!”

陳標笑得眼淚都飛出來了,大喊救命。

朱元璋實施完懲罰後,抱著笑得奄奄一息地陳標道:“快說,寶鈔有什麽不好?”

陳標先氣呼呼地給了他爹下巴一個上勾拳,才開始和他爹解釋元朝寶鈔發行過程中的問題。

歷史什麽的陳標一知半解,但論經濟制度,陳標可就太了解了。

元朝的銅幣發行很少,從忽必烈時期開始,就印發紙鈔,經歷了中統寶鈔、至元寶鈔、至大寶鈔、至正寶鈔四個時期。中統、至元、至大、至正是元朝年號。

網絡上經常有吹元朝寶鈔來貶低大明寶鈔,罵朱元璋用寶鈔收割百姓財富。

大明寶鈔二十多年貶值十倍。中統寶鈔從中統元年(1260年)發行,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貶值十倍,也是二十多年貶值十倍。貶值速度和大明寶鈔沒區別。

大哥不說二哥,都一樣的爛,都建議從零學習貨幣學。

中統寶鈔可與金銀兌換,貶值後元朝又發行了三次寶鈔,後面三種寶鈔都不能與金銀兌換,一次比一次通貨膨脹得厲害,是元末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標給朱元璋講解元朝寶鈔發行歷史,中途喝了三杯熱牛奶,跑了一趟廁所,終於粗略講完了。

陳標睜大著眼睛,期待道:“聽懂了嗎?”

朱元璋十分老實:“沒懂!”

陳標眼皮子耷拉下來,垂著腦袋拿朱元璋的胸口當沙袋練拳擊。

但朱元璋的胸口顯然比陳標的小拳頭結實太多,朱元璋沒感到疼,陳標甩著手“嗷嗷”直叫,朱元璋還得幫陳標吹手。

陳標氣鼓鼓道:“不懂就算了。反正你跟大帥說,元朝發行紙鈔就出事了,咱們別發行,就夠了。不管大帥聽不聽,我們盡力了。如果他非要發行紙鈔,反正後果也是朱家承擔,和咱們沒關系。你別多說。”

朱元璋急了。咱家就是朱家啊,怎麽能不懂就算了。

他把兒子拎起來晃了晃:“兒啊,這不是和咱們有沒有關系的問題,要是真出事,百姓多慘啊!我我怎麽能不多說呢?”

陳標道:“你怎麽知道發行紙鈔時的朱大帥還是那個心系百姓的朱大帥?紙鈔的弊端在元朝就已經顯現出來,他就算不懂,也該知道後果。如果他還選擇用紙鈔,自有他的考量,比如什麽要攤派軍費啊、供養宗室啊、建大宮殿啊,總之就是打算搶百姓的錢了。他心裏明白卻裝不明白,你揭穿他,咱們陳家就完蛋啰。”

朱元璋被陳標氣得吹胡子瞪眼:“胡說八道,大帥不是這種人!不行,兒子,你一定要好好和我說說這錢幣發行的道理!紙幣是這樣,銅幣呢?其他材質的錢幣呢?我記得史書上說,銅幣也有貶值啊!就沒個辦法讓老百姓手中的錢不貶值嗎!”

陳標:“哪有那麽好的事?緩慢通貨膨脹其實也是經濟發展的體現……唉,別晃啦!再晃吐你身上啊!放我下來,我去書房給你拿書,你自己慢慢琢磨,我懶得說了,我要睡午覺。”

陳標剛摸魚寫完馬氏經濟學概論,雖然只有大綱和幹癟癟的理論概念,不到一萬字,但敷衍什麽都不懂的陳國瑞同志應該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