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們也不想丟臉吧(第2/6頁)

等吞並陳友諒的地盤之後,這天下估計就沒什麽人能是他朱元璋的對手了。

此刻朱元璋還不知道,與自己通好的察罕帖木兒家中已經初步展現出將領才華的義子擴廓帖木兒,即著名的王保保,將成為他愛而不得的奇男子,真正最大的對手。

朱元璋一笑,三人就知道,朱元璋聽取了王袆的納策,準備與陳友諒全力一戰。

李善長開始琢磨要怎麽調配後勤;葉琛想要自請去最前線發揮自己真正的實力;王袆則已經開始琢磨離間計了。

陳友諒才剛自立為王,徐壽輝還沒死。以陳友諒器量,他稱王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徐壽輝。殺死徐壽輝後,他才會攻打朱元璋。

朱元璋讓三人暫時保密,只悄悄行事,免得引起陳友諒覺察。

葉琛和王袆匆匆離開,回家琢磨獻什麽策。

大戰即大機遇,他們這些文人謀士終於可以全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給主公秀一手了。

李善長留下來,匯報過冬物資籌備事宜。

至正十九年發生了太多事,導致這一年仿佛顯得十分漫長。

再漫長,今年終於也走到了底。

第二輪收成也已經入庫,大地封凍,百姓們都窩在了家中,開始等候第二年開春。

今年的大災比往年更厲害,元大都又餓死了不少人,全靠張士誠和方國珍籌集漕糧救濟。

但朱元璋麾下這不算太大的地盤卻難得遇到了豐收。百姓們剛分了田就有了余糧,一個個喜得給朱元璋立了長生牌日日祭拜。

李善長感嘆:“說是天災,又何嘗不是人禍?”

今年下半年,為了做好分田的事,朱元璋停止了擴張,讓將士卸掉盔甲扛起鋤頭,幹完軍屯的活之後,就幫著老百姓幹活。

水利灌溉、耕地除草、捉蟲施肥,幹的好的將士有獎勵,幹得特別好的還能進入“幹部候選”。朱元璋給他們畫大餅,這些人將進入“將領培養學校”讀書習字,考試通過就能當官。

幹農活不比在戰場上廝殺容易?連朱元璋麾下的將軍們都樂呵呵下田耕種。

浙東本就江河遍布,建水車挖渠道,旱災也不是特別怕。將士們又早早發現了蝗蟲卵,在陳家的技術支持下滅殺較為到位。

百姓們分了田地,積極性也十分高漲,幾乎吃住在田地周圍,死死盯著田地的變化。

一通操作下,全天下都在鬧災荒,朱元璋治理下的百姓們在跳秧歌。浙東仿佛獨立於天下之外,成了一方桃源鄉。

李善長數著田稅收入和軍屯產出,一邊撥動算盤一邊抹眼淚。

富裕了富裕了,自從跟了朱元璋,李善長還是第一次感到富裕。

這才搞了多久的井田制?!

以後誰說不準搞井田制,我李善長第一個擼起袖子沖上去揍人!

李善長李百室先生獨立支撐著朱元璋的文人體系和後勤體系多年,已經快被逼瘋。

朱元璋看著賬本,也笑出了牙花子。

他想了想,道:“今年從過年到元宵,給老百姓解除宵禁和戒酒令,讓大家過個好年。”

李善長立刻道:“咱們是不是也可以拿東西出來賣?”

朱元璋道:“標兒的意見?”

李善長笑道:“一下子就被主公你發現了。標兒對我提議,讓咱們朱家軍搞個大集市賣戰利品,既能互換有無,還能增進百姓和朱家軍的感情。”

朱元璋沉吟:“朱家軍……”

李善長解釋:“現在老百姓都叫咱們為朱家軍,好和紅巾軍分開。現在將領們都來鬧我,讓我至少把咱們的軍旗改一改,好有個朱家軍的樣子。我已經和秀英夫人說了。”

現在全城能幹活的女人都歸秀英夫人管,李善長樂得把後勤分權一部分給秀英夫人。

李善長真的已經累得快猝死了,就算多了宋濂幾人,但朱元璋麾下的事也翻了好幾倍。不管文人武人男人女人,只要能分擔他肩上的活,李善長就全力支持他。

朱元璋失笑:“我夫人的名聲估計比我好多了。這事就和夫人商量吧,她做事比我周全。搞個朱家軍市場的事,你可以和李貞商量。二姐夫現在已經是一個合格的豪商了。”

朱元璋想起李貞那一張“我不想當豪商”的臉,就忍不住想笑。

陳迪把家產獻給他後,天天在外面跑,主管海外航路;國內的事除了“陳國瑞”,就是李貞在做。

李貞是個典型的老農,生活非常節儉樸實。要讓他偽裝豪商,真是為難他了。

畢竟當豪商就得炫富,比如往水裏撒金葉子之類。那哪是撒的金葉子,是撒的李貞的血啊。

兩人商量完正事後,李善長猶豫了一下,決定直截了當:“主公,你突然提起陳友諒,難道是標兒說了什麽?以主公性格,現在應該不會注意到陳友諒。標兒又預言了?泄露天機不是好事。以咱們的勢力,就算不知道未來,也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