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給朱大帥當質子(第4/6頁)

陳文正:“……”

李保兒大笑:“對,你代替標兒去當大帥的質子。”

陳英也忍俊不禁。

徐達笑著道:“好了,你們別鬧了,到地方了,把該裝的樣子裝起來!特別是大帥你,該變成朱元璋了!”

朱元璋輕笑一聲,右手往腰間大刀一按,臉色一沉,虎步龍行;

徐達收斂神色,回歸冷靜自若面癱臉;

剩下三個義子……還沒立功勞的小將把頭低著就成,誰會看他們?

大廳中,已經有將領等候於此。

宋濂和葉錚作為新加入的文臣,因為在場缺少會寫字的人,也參與其中,負責會議記錄。

會議記錄是陳標隨口一提,被朱元璋記住的事。以後這些會議記錄都會成為史書的一部分,免得後人胡編亂造。

三位義子自覺進入了小將們的隊伍裏。朱元璋坐在最上首處,徐達和常遇春分別坐在他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宋濂和葉錚看著這陣仗,嘴角微抽,總感覺自己進入了哪個山大王的地盤。

朱元璋沒什麽寒暄,開門見山道:“現在我地盤變多,該考慮分田的事了。”

將領們立刻把身體坐直,耳朵豎起來。

朱元璋麾下將領基本都是些窮苦人,就算現在家中金銀無數,也對田地十分渴望。

大帥要分給百姓田地,肯定也會分給咱們這群功臣田地吧?

宋濂和葉錚一愣,也打起精神,隨時準備提意見。

分田是政權建立基礎中的基礎,基本就能確定這個政權百年內的走向。

當年元朝建立之後,除了自己貴族圈地,並沒有沿襲華夏以前封建王朝的統治規矩,而是實行包稅制,類似於歐洲那邊的封建領主制度。

包稅制的意思是,中央政府不管理地方,只收稅。他們把稅額承包給地方豪強、豪商,對方只要繳納足夠稅額,就不管對方在地方做了什麽。

元朝如此做法,讓自秦漢起建立的中央王朝對地方的管理完全崩塌。從此王權不下鄉,地方上由地方豪強說了算。

這也是為什麽元朝末年,北方的窮苦蒙古人都在反元,而南方的漢族地主士紳都支持元朝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元朝時候,地方豪強就類似於歐洲的封建領主,對自己的地盤有實質上的控制權。

這一點余毒無窮。朱元璋未來將實行的“糧長制”,就是為了重建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權。

可惜糧長制一旦少了一個英明神武且刀子鋒利的帝王,就迅速腐化,給百姓造成了許多苦難。

再加上之後皇帝不斷剝奪糧長的權力,將其權力給地方長官,糧長制名存實亡,無法起到抑制地方豪強的作用,反倒成了地方豪強迫害貧苦百姓的工具。

歷史中的朱元璋只是本能地明白,中央需要加強對地方的管理,以抑制豪強盤剝民眾。但他不明白這個問題的核心。

宋濂和葉錚明白這個問題的核心。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所有問題的核心,都可以歸結於糧食,也就是能產出糧食的土地上。

所以一個政權能不能管理好地方,首先就要擁有一個可行的、能讓中央插手地方的土地政策。

朱元璋他沒讀過幾年書,真的能拿出這樣的政策嗎?

宋濂和葉錚審視著朱元璋。在他們心中,這是他們給朱元璋的第一個“考驗”。

坐在上首處的朱元璋拿出一疊紙,清了清嗓子:“我決定,執行井田制!”

朱元璋的聲音震耳發聵。

但只有宋濂和葉錚被震耳發聵,身體微微顫抖,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其他將領都在撓頭,滿臉茫然。

“大帥啊,你說的那個井田制是嘛玩意兒?”一個將領道,“俺們讀的書沒大帥你多,聽不懂啊。”

大部分將領都點頭,小部分將領在不懂裝懂。

朱元璋拍著桌子破口大罵:“我不是讓你們趕緊讀書嗎!讀書你們不讀《孟子》嗎!井田制中《孟子》一書中就有!”

徐達眼觀鼻鼻觀心,在心裏吐槽。啊對對對,你們不讀《孟子》嗎?大帥你讀了《孟子》,不還是問標兒井田制是個什麽東西。

將領們被朱元璋罵得脖子一縮,紛紛點頭哈腰拍著胸脯保證。

讀,我們明天一定開始讀書!所以井田制是個嘛玩意兒!

朱元璋看著自家這幫戰場上兇神惡煞,一說讀書全變傻憨憨的將領,覺得很丟臉。

他深呼吸了幾下,把想挨個踹這群將領屁股的想法壓下去,沉聲道:“宋先生和葉先生應該知道井田制。你們可否為這群無知的蠢貨講解一二?”

宋濂和葉錚對視一眼,葉錚做了個“請”的動作。

宋濂所研究的學派,就是支持井田制。他對井田制再了解不過。

觀察了一番這些將領,宋濂了解他們的知識有多匱乏,所以用盡可能最直白的話將井田制講解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