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第2/4頁)

各種聲音匯合在一起,形成了古怪又震撼人心的韻律,就像是古老部落中巫者敲擊著鼓,跳著奇異的祭祀舞步,鼓點和腳步的聲音仿佛落在了人的心口。

雜思沉澱,悲憤浮現,明明這些人與自己毫無關系,明明紅巾軍們已經見慣了亂世的慘狀,也與這大坑裏的屍骨共情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今日祭奠開始的時候,本是有陽光的。

但當祭祀開始,燭火燃起,悼詞念起,真的有一股煙塵盤旋上升,聚攏成雲。

若陳標在這裏,能給出很科學的解釋。

這麽多人聚集在一起,又是燒紙又是高喊,攪動氣流,塵埃上升,能形成與人工造雲人工降雨一樣的效果。

但這個時代的百姓是“愚昧”的。他們不懂什麽科學,只知道天本來是晴的,現在天陰了。

在他們高喊著“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冪冪。魂兮歸來,魂兮歸來!”的時候,雲來了,天陰了。

那一定是揚州城上空聚而不散的怨靈們都來了。

青軍將士本來憤憤不平,想著自己都投降了,怎麽沒有降軍應有的待遇,要不要找機會反了。

當雲氣聚積,仿佛連周圍空氣都蒙上了一層帶著香燭紙錢焚燒香味的霧氣時,恐慌層層疊疊堆在他們心口,終於壓得他們胸口震顫,面色蒼白,難以呼吸了。

當他們作惡的時候,真的是一點都不怕的。

什麽怨靈冤魂,若真的有,這世道也不是現在這模樣。

惡人都是不怕鬼神的。

但現在,他們居然怕了。

被綁著推到石碑前的降將們擡頭看著石碑,看著紅巾軍,看著朱元璋和徐達。

他們都知道,自己怕的不是什麽被自己屠戮的揚州老百姓的鬼魂,而是怕這打著為民除害的紅巾軍。

他們掙紮著想吐出嘴中的布,想要求饒,想要說自己很有用,想說自己會懺悔,想說自己將為朱元璋鞍前馬後。

死在戰場上他們一點都不怕,如果死在這裏,他們真的擔心鬼仗人膽,那群孱弱的冤魂會仗著有紅巾軍震懾,把他們死後的靈魂活活撕了。

他們不懼生死,但居然開始懼怕死後了。

常遇春帶隊到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李善長本以為宋濂等人會離開,哪知宋濂等人不僅不打算離開,還對朱元璋多了幾分敬意,似乎下定了留在應天的決心。

他當機立斷,讓年紀最大的葉錚和宋濂去揚州相助朱元璋。其余的文人則在應天安心作文,準備與其他勢力的文人以筆為武器,短兵相接。

葉錚是名人之後,宋濂自身頗有威望,他們若在朱元璋身邊,定能扭轉一些外人對朱元璋的印象。

常遇春之前被李善長當著眾人的面一頓揍,正想辦法彌補,便帶著藍玉,領了一隊將士護送宋濂和葉錚兩位大賢來揚州。

陳標雖然先出發,但李貞得了朱元璋的命令,故意拖延行程。馬車走的是最好走的大道,走一個時辰休息一刻鐘,生怕累到了年幼的陳標。

宋濂和葉錚都是能騎馬飛奔的文人。他們比陳標晚出發一日,還趕在了陳標前面到達,正好碰上祭祀。

常遇春等人下馬後,接過駐守在揚州的紅巾軍遞來的白布,換了胳膊上的紅巾。

紅巾軍還在仿佛不知疲倦的喊著“魂兮歸來”,有些人聲音已經沙啞,也不肯停下來喝口水潤嗓子。

體弱的揚州城遺民已經累得喊不出來,只一邊嘴唇翕動,一邊往火堆中丟紙錢。

藍玉有點被嚇到了。

他拉了拉常遇春的衣角,小聲道:“姐夫,這、這是什麽?”

常遇春皺眉,低聲道:“祭奠揚州百姓。你不是知道嗎?”

藍玉肩膀縮了縮。他知道是知道,但沒想到是這種陣仗啊,有點被嚇到了。

藍玉本以為這祭奠,也就是朱大帥收買人心的方式,起了看熱鬧的心思,才隨常遇春來。

應天太壓抑了,他身為大將軍的妻弟,居然連搶個女人都會被揍。

更可氣的是,一直都很順從他的姐姐,竟然對著他一頓哭,哭得藍玉心煩極了。

他姐比他大不了幾歲,又已經出嫁,早就不是藍家人,哪有資格訓斥他?若不是他還得在姐夫麾下混飯吃……哼。

“姐、姐夫,怎麽天越來越陰了?”藍玉再次聲音顫抖道,“不會真的有鬼嗎?”

藍玉比常遇春矮半個腦袋。

常遇春低下頭,本想安慰藍玉。但他突的也有些不敢說話,怕話說出來會顫抖。

他擡起頭,看著天空中低沉的烏雲,表情悵然。

真的有鬼魂嗎?

如果真的有,他曾經被人殘害的親人鄰裏,他曾經手下屠戮的敵人和無辜人,他們的鬼魂在哪?

還是說,就算是鬼魂,也和人一樣,要找到一個主心骨,才能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