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3/4頁)

朱文英:“……”

他停下腳步,轉身離開。

朱文正也停下腳步,好奇道:“阿英,你不追了?”

朱文英微笑:“我去找娘來救標兒。”

朱文正驚駭:“喂喂喂!別找嬸嬸啊!”

朱文忠立刻放下手,苦著臉道:“阿英,不至於不至於。”

朱元璋:“站住!”

朱文英冷笑一聲,朝著後院跑去:“娘!文正和爹欺負標兒。”

朱文忠拍了拍胸脯。還好還好,和我沒關系。

朱文正把陳標放下,和朱元璋一起去捉朱文英。

這下輪到陳標在地上跳著小腳拍著小手:“英哥快跑!讓娘來教訓他們!”

後續事情發展,咱們給老朱一個面子,就不提了。

什麽被訓了半個時辰,寫了多少字保證書什麽的,我們全都不知道。

朱元璋和朱文正兩叔侄對朱文英擠眉弄眼,做口型罵朱文英“告狀狗”。

朱文英幫陳標擺碗筷,笑而不語。

當朱元璋和朱文正被馬氏訓完的時候,徐達和湯和又來蹭飯,朱文忠的親爹、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貞也來了。

李貞是朱元璋還活著的唯一同輩親戚。

朱元璋從小家裏就貧窮無比,二姐和二姐夫李貞家是唯一吃的飽飯的親戚,多次接濟朱元璋。

戰亂開始後,李貞顛沛流離,幾經瀕死,至正十三年(1353年)於滁州投奔朱元璋。

在郭子興死之前,朱元璋過得並不好,李貞這個帶著拖油瓶的朱元璋二姐夫一直跟著馬氏搞後勤,並不為多少人所知。

直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興死了後,朱元璋才能算得上一方領袖(還是較弱的之一),本文主角陳標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

一年後,陳標因為親娘一句“鍋裏一灘肉”嚇到,主動暴露成為“神童”,李貞自請隱姓埋名成為“陳國瑞”的親戚。

經過朱元璋的一番操作,幾年後李保兒參軍的時候已經是陳國瑞的外甥,被朱元璋收為義子,改名為朱文忠。

他自己的侄兒朱文正也幾經折騰,成了陳國瑞的侄子,再輾轉被朱元璋收為義子。

朱文英這裏的操作更簡單。這年頭孤兒認好幾個幹爹多正常。

因為朱元璋的義子非常多,改名叫“朱文X”的有二十來個,口頭上認了後不管的都不知道有多少。這三人又都只是十幾歲的半大小子,隱藏在朱元璋的義子中毫不起眼。

他們的身份,就這麽輕松的變了。

至於有人提起曾經投奔過朱元璋的親戚時,朱元璋放出消息,他的親戚帶著嫡子藏了起來,以在朱元璋勢力覆滅後,為老朱家留下香火。

在亂世這很常見,其他勢力的首領也有偷偷藏兒子。

李貞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自己和李保兒的未來都系在朱元璋身上,一直謹小慎微地維系著和朱元璋的親情,所以才主動放棄“朱元璋親戚”的身份,去當“陳國瑞”親戚。

歷史中,他即使已經被封侯也不續娶、不納妾、不生子,守著兒子十分節儉地過了一輩子,並時常用自己當農民時的經歷告誡子孫要節儉。

李貞也死在朱元璋前面。

他死的時候和湯和死的時候一樣,朱元璋和已經病得不能說話的李貞對著哭。李貞病逝後,朱元璋罷朝三日。

朱元璋活得太長,他的發妻馬皇後、愛子朱標、嫡孫朱雄英、唯一的同輩親人李貞、最好的發小湯和與徐達、最忠誠的外甥李文忠、最信任的義子沐英……統統死在他前面。

侄子朱文正則是背叛了他。但他仍舊封朱文正八歲幼子當靖江王,傳了十四代。

能維系他“朱重八”甚至“朱元璋”這個身份的人統統早早死了。

朱重八和朱元璋也就死了。

活下來的是疑神疑鬼的暴戾老瘋子洪武皇帝。

這些都是後話。

直到朱元璋滅陳友諒之後,才顯出一方雄主的氣魄。

現在陳友諒都還沒噬主,朱元璋也只是一個夾縫中不起眼的小諸侯,包括元庭在內的諸多勢力都沒把朱元璋放在眼中,不認為朱元璋有逐鹿中原的可能。

但他的親朋好友都還帶著笑容環繞著他,唯一的侄子朱文正也沒有背叛他。

朱元璋見到李貞來了,就把寫保證書的苦惱拋之腦後,揮舞著大手招呼著:“姐夫!標兒親手燉的羊肉!咱們可有口福啦!”

李貞開玩笑:“我有口福的時間多得是。”

朱元璋笑罵道:“那你別吃。”

李貞笑道:“不行。以前有口福是以前的事,今天的口福也不能錯過。我自釀的果酒,不違反軍中禁止用糧食釀酒的命令,喝點?”

朱元璋還沒說話,湯和已經撲了上去:“酒酒酒!”

徐達一腳踹向湯和屁股:“你能不能戒酒?你這麽好酒,遲早喝酒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