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互關(二更合一)(第2/4頁)

梅玄冬能吃苦,學習能力也強,只要他想,也能嘴甜的哄人捧人,所以很快就從導演、編劇那裏學了不少東西,等正式開拍第一幕時,他竟是奇跡般的一遍過了。

劉奶奶私底下和蔣導演說:“小梅這孩子遲早會有大出息。”

蔣導演聞言一笑:“人家已經很有出息了。”

從草根混到樂壇小天王,梅玄冬也就花了五年時間,唱功也被他自己練到了圈內一線的水平,只要不出意外,梅玄冬苦難的前半生已經告一段落,後半生則會十分富足。

但等圍讀會開到一半,拍攝組還是被梅玄冬這人給驚到了。

《光明的未來》講述的是山村少年帶母進城治病後,在打工籌醫藥費時發生的種種哭笑不得的事,算是以喜劇講述人間真實,最後又參加選秀成功出道,成功苦盡甘來,但等拍攝開始後,梅玄冬直接指出了數個地方還不夠“真實”。

蔣導演:“玄冬啊,電影開拍以前,我已經去實地考察了好幾個月了。”她已經無比用力的追求真實了,怎麽還有不對的地方呢?

梅玄冬很無奈:“導演,月薪4000的人不會在G市租三室一廳,舅舅的房子不該這麽大。”

被他提到的柴辛舅舅不解撓頭:“這房可以啊,道具組還專門做舊了很多地方,這麽破的房子就算是月薪4000也租得起吧。”

蔣導演:“不租三室一廳怎麽行?舅舅家可是有四口人的,他和老婆一間,他兒子一間,爸爸一間……”

梅玄冬言簡意賅:“一室一廳。”

他告訴導演,一個要養活孩子和老人的月薪四千的家庭,不可能有余錢租大房子,更大的可能是租個一室一廳,夫妻住臥室,客廳擺個兩層的床,孩子睡上面,老人睡下面。

他還指出一點:“這房不能有單獨的廚房,房東準備一個公共廚房,幾家共用還差不多,如果真有三室一廳,以舅舅良心未泯的設定來說,他不會那麽堅定地在最初把外甥和姐姐趕出家。”

蔣導演拿出小本本,誠懇的問:“還有呢?”

梅玄冬翻開劇本:“這裏,導演你想讓主角在大太陽底下蹲街邊吃盒飯應該是想述說主角多苦,但真窮的人只會買饅頭和水,頂飽而且便宜,而且工作已經很累了,我更願意找個陰涼的地方吃……”

明明已經很累了還硬要去太陽底下吃飯,梅玄冬覺得那很智障,他又不是有余錢去買曬傷藥膏,找個某辦公樓的樓梯間吃飯,保安不來趕人的話,還可以靠那眯一會兒呢。

許多人聞言大受震撼,實在沒想到人間能如此疾苦。

蔣導演卻如獲至寶,她覺得請梅玄冬來演這部戲真是太對了,他是真苦過啊!相比之下,導演本人卻是影視圈世家出身,對她而言,住三室一廳已經很苦了。

至於組裏其他演員……說個簡單點的例子,劉奶奶一天的餐補是三百,這是全劇組有名有姓的演員裏最低的之一,老人家說不喜歡大魚大肉。

另一位二線女演員每天至少要吃四百,但她們在圈子裏都是很樸素的人設。

有些大咖一天餐補就得有兩千,隨行人員都得有兩百。

梅玄冬餐補照領,但他自己做飯帶飯,吃得很素以保障減肥效率,怕營養不夠,又買了些維生素片、鈣片做補充,一天能吃到一百塊都算不錯了。

在他的幹涉下,蔣導演直接讓編劇再修了一遍劇本,開頭街頭換成了某辦公樓樓梯間。

除此以外,他們的戲的開頭換成了主角在鄉間舊屋子裏揉面,據梅玄冬本人所說,他覺得一塊錢一個的饅頭也貴了,當年是自己買面揉好發酵,自己上蒸籠蒸。

水是從井裏挑的,柴火自己砍,屋後還能開一畝田種些小菜,若養幾只雞,連雞蛋都可以自給自足。

到最後,編劇還厚著臉皮問他:“對了,玄冬,就是……主角的媽媽神志不太清醒,你有這方面的經驗,可、可以說一些東西補充劇本嗎?”

梅玄冬見他拿著筆,就知道對方是想放劇本裏用的,演主角媽媽的劉奶奶也看著他。

他想了一陣,給了他覺得可以用的建議:“我媽媽不清醒的時候,經常找兒子,而且總說弄到了好衣服,要我穿上給外公看。”

編劇面露微笑:“她還是愛你呢。”

梅玄冬聳肩:“是啊,她老是覺得我死了,然後抱著我哭,有時候又會打我,如果你要把這段編成喜劇,我覺得沒問題。”

畢竟,喜劇的內核就是悲劇啊。

當圍讀會結束後,蔣導演看他的眼神便變得十分憐愛,劇組裏好幾個前輩也會給他帶些好吃的。

梅玄冬適當的接受了他們的好意,並回饋一些龍紫檀推薦的進口零食,心裏卻覺得這種眼神並不珍貴。

如果現在的他還是才出道那會兒的土氣打扮,經常背沉重家具讓他唱歌時也習慣性的佝僂著肩背,便是臉好歌聲好,也只會被人說是幸運的草根,甚至被一些人厭惡,說他是資本捧起的工具人,騙小女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