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麻袋(第2/3頁)

真奇怪,明明秦春曉沒有身高優勢,正式打排球比賽的時間也比較晚,但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陳愛國都沒有質疑過他終將在某天登上世界的舞台。

這是自U21開打後,秦春曉這名核心首次離開球場,以往他都是仗著好體力打滿五局,且全程不是擦地板,便是在天上飛,要麽帶著球飆演技,從沒閑下來過。

他的退場也預示著G省青隊對這場比賽的態度——不打你們我們也已經是四強了,與其強求這場勝利,我們寧願讓15歲的小隊長歇一會兒。

沒有了秦春曉和李瀟平,只剩李羚和墨林苦苦支撐的G省青隊最終遺憾落敗,但在比賽結束的那一刻,觀眾們依然為他們獻上了掌聲。

G省青隊曾是弱者,今天卻讓曾經的冠軍隊也險些敗下陣來,即使核心離場,他們也打出了血性,展現了狼一般的兇狠,這對真正的排迷來說,已經足夠了。

等到第二天,秦春曉又帶隊出戰,但由於球員們的體力在前一天消耗太大,他們再次遺憾的輸給了另一組的F省青隊,但G省青隊的小夥子們意志堅定,硬是和對手纏到最後都沒放棄,球隊作風較往年強硬了數倍,讓無數球迷眼前一亮。

此戰唯一讓人詬病的便是F省青隊在往年也只是八強隊,今年好不容易闖入半決賽,若非G省青隊少了個首發副攻,勝負猶未可知。

不過在打完F省青隊後,G省青隊又贏下了更加強大的L省青隊,有球迷調侃——G省青隊今年算是將劫富濟貧的精神進行到底了。

在這一屆U21,G省青隊就是個大陰溝,和他們對上的強隊或多或少都翻了,唯一幸免的也只有S省青隊。

而在以上兩場比賽中,秦春曉的出場時間都被大幅度削減,原因很簡單,他出現了肌肉抽筋、關節疼痛的症狀,前者是肌肉疲勞導致,後者卻是因為生長痛。

15歲的小秦隊進入了對於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的高速發育期、

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能夠使勁長身高、大幅度增加肌肉的寶貴時期,而且發育時不注重保護好自己與補充營養,會直接影響到骨密度,骨骼不夠強健則會影響到運動員的競技壽命。

沒有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教練會輕忽運動員的發育期。

為了保證秦春曉的發育順利,陳愛國態度強硬的把秦春曉的日常訓練和比賽時間都減了。

老陳是這麽說的:“你以後還會有更多比賽,未來的你也一定會比現在更強,所以聽我的,保護好自己,才能迎接更好的未來。”

秦春曉在小問題上一般自己做決定,老陳也不幹涉,到了涉及未來發展、身體健康這種大問題,他反而拗不過老陳了。

秦春曉自認還算一個尊重教練想法的乖孩子。

他不得不接受自己打一陣比賽、坐一陣板凳的現實,叮囑周子茗:“你在後排頂住啊。”

周子茗鄭重點頭,轉頭就在球場上打出了他成為運動員以來,數據最好的一場比賽,而劉開睿在李瀟平退場後,也磕磕絆絆的偶爾在網前演一演,無奈實在沒有演戲天賦,最後一咬牙,幹脆開始替李羚分擔攔網壓力,讓隊友能夠將更多精力放在進攻端。

經過幾天混戰,這場U21之戰落下了帷幕,先後在他們手裏吃過虧的H省青隊、L省青隊在經過艱苦奮戰後,終於在決賽艱難相會,並在激烈的大戰後分出了冠亞軍。

往年只是四強隊伍的L省青隊今年出了個厲害角色,是個97年出生的主攻手,身高兩米零三,姓氏相當少見,姓六,大名六月樓,人稱六哥、六隊。

小六同學的天賦雖不如巔峰期的四大主攻,即丁榮、高德琵、佟殊嵐、喬明明,勝在從技術到心態都穩定紮實,是個穩重且敢拼敢打的努力家,今年拿下U21的冠軍,加上卓越的身高,注定他能獲得國家隊的青睞。

順帶一提,他也是秦春曉在2023年時的國家隊隊友之一。

在半決賽中,性格老實的六月樓被秦春曉用演技玩得夠嗆,同樣是這屆U21被秦春曉氣得跳腳的倒黴蛋之一。

比賽結束後,有好事排迷將他、符碧揚、喬明明並列為“矮墩墩受害者聯盟”。

G省青隊一群人在比賽全部結束後,才從H島隊的球員的口中聽到了矮墩墩這個稱呼。

李羚暴怒:“是誰叫我們曉仔矮墩墩,還把這個外號傳開的?站出來,我要套他麻袋!”

劉開睿挽袖子:“對,套麻袋!”

李瀟平提議:“附近有個工地,我去撿兩個過來?”

周子茗:“我跑得快,我去撿。”

陳愛國一個趔趄,他不著痕跡的瞥不遠處的牛頓一眼,果斷轉移這幫小夥的注意力:“別想些亂七八糟的,快去領獎!”

G省青隊是這屆U21最大的冷門,他們以魚腩球隊的身份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拿下第三名,領取了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