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跳發(第2/3頁)

秦春風:“只是認真一點啊?這次來比賽的都是高三才畢業的,一半成年。”

秦春曉:“我保你贏咯?”

正好很久沒和人真正打比賽了,他也想練練手,所以不會敷衍這場比賽的,畢竟有些技能還是要經常練,才能保證熟練度啊。

秦春風不信任他也可以理解,畢竟在她的眼裏,秦春曉幾個月前還專攻短跑。

在如今的競技領域,不全副精力攻一個項目是很難拿出好成績的,就算跨項也沒有從田徑跨到球類運動的道理。

秦春曉從床底下翻出兩個網兜裝排球,再備好兩大瓶水,一瓶加了比例適度的鹽糖,防止姐姐運動過度,一瓶是涼白開,他要刷脂,帶糖的東西統統不沾,還有處理緊急傷情需要的噴霧、繃帶。

秦春風提醒他:“你帶這麽多幹嘛?包太重會很難背哦,從這裏到球場要坐20分鐘的公交,早八點的時候,車上肯定沒空位讓你坐了。”

秦春曉:“我自己背好吧。”

“那我拿球。”秦春風換上淺藍色的運動衫,戴著遮陽帽,提著兩球開心的小跑出去,馬尾在腦後一甩一甩的。

青春啊。

秦春曉感嘆著,跟了出去。

球場並不遠,只是早高峰堵車,走走停停耗費了半小時,要讓秦春曉跑著去的話,也只是一小時不到。

車子一晃一晃的,秦春風站在角落裏,秦春曉一只手搭她前面,隔出一個小空間,沉默的擋住洶湧人潮。

秦春風擡頭,望著弟弟的藍眼中是溫暖的笑意。

說來也奇,兩姐弟都是藍眼睛,秦春風的眼睛總讓人想起春日的淺海,秦春曉的眼睛卻讓人聯想起雪原狼,可只要看到他們站在一起,就能讓人感到血緣的力量。

才看到球場的網,秦春曉就知道這場比賽會很好打,根據目測,這網的高度不超過2.24米,是女排或青少年男排常見的高度。

適應了成年男排2.43米的網,2.24米咩都不算。

溫朗跑過來,先從秦春曉手裏接包:“辛苦了辛苦了,我們原來的主攻要去復讀學校住宿,實在找不到能打的,才叫你來湊角。”

溫姐夫從第一次見面開始就努力的朝小舅子獻殷勤,秦春曉從善如流,將包交給他,環視周圍:“對手怎麽樣?”

溫朗:“挺厲害的,去年市賽打到了八強,他們都考了本地大學,約我們幫忙過招,放心,我們也很厲害的,是去年的十六強。”

秦春曉:這倆隊伍連市級賽四強都沒進嗎?

溫朗這邊連他在內共有五個大男生,身高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間,最高的溫朗一米八五,能攔網,但他的摸高只有三米出頭,扣球就不要指望他了。

一傳留著胡子,看起來很爽朗,彎腰和秦春曉說“待會你幫忙接球和托球就行了,我來扣,朗哥也是,找個中學生來湊主攻,太難為人了。”

二傳是個劉海染成紫色的口香糖少年:“想嘗試扣球的滋味就直接跟哥要球,別客氣啊,我一定給你傳。”

另外兩個分別是接應和自由人,行吧,配置還挺齊。

秦春曉疑惑:“你們不是只差一個人嗎?這不是不用我來嗎?加我姐你們就齊了啊。”

溫朗嚴肅道:“你姐是秘密武器,不能輕易出場,只要站在那裏,我就是滿血。”

秦春曉:懂了,她是你的大紅瓶。

對面是八中的學生,六個人裏有五個都是穿運動服的精神小夥,身高普遍在一米八以上,最高的那個得有一米八八,但他看起來格外不走尋常路——這人腳上踩個拖鞋,皮膚黝黑,笑容淳樸。

在秦春曉的記憶裏,一旦排球場上出現這種人,十有八九是H島出來的,那裏排球氛圍十分濃厚,每村每鎮都有一群排球愛好者,許多孩子從會走路開始就會墊球,而且普遍很隨意,拉個漁網、扒掉上衣就能打。

H島的業余排球水平全國第一,他們有激情有熱情,技巧也不缺,只是普遍身高不夠,才暫時沒出過國手級的排球運動員,但隨著經濟發展,有些外地去的大個子與本地人結合,九五後、零零後裏很是出了一批高個子,加上排球氛圍的影響,終於出現了全國級的球員。

那人正是墜機前承諾請隊友吃椰子雞的符碧揚,零零後球員裏身體天賦第一的存在,2023年度最有希望沖擊國際一線水準的中國副攻。

他最終沒能與對方在國際賽場上並肩作戰,也沒有吃到那頓椰子雞,想到這裏,秦春曉眼中滑過一抹黯然。

另一邊,隊員們對人字拖說道:“羊欄,說好打完這一場,就進我們的排球社團啊。”

羊欄:“知道了,兄弟,看在是校友的份上,我還是提醒你們,G市醫科大學的學業不少,學醫很累人的,你們以後真的很難有精力到處打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