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6頁)

目前幾次接觸下來,小衛的人品還是不錯的,連妹妹那麽挑剔的人都能跟她這麽多年沒鬧過一次矛盾,就是最好的證明。

衛孟喜會喝酒,喝了一杯,準備再來第二杯的時候,多管閑事的侯燁忽然說:“你不會喝酒就別逞能,韋科長知道你的心意就行了。”

說著,自己起身,“我敬韋科長一杯,先幹為敬。”

衛孟喜:“……”喵喵喵?

你幹啥呢,大姐我的酒量是練出來的,上輩子喝醉了都能在男人堆裏全身而退,不然早被人欺負死了。

但有他帶頭,張兆明也跟上,倒是讓韋向東喝了個痛快,這人沒別的愛好,就好一口酒。

一頓飯,也算賓主盡歡,第三天,他們的資格預審順利通過,第四天開始正式競標,幸運的是,只有另外兩家來競標,那兩家一看也是來玩票性質的,相比衛孟喜的這邊十分充足的準備,他們反倒成了陪跑的。

最後,萬裏集團順利拿下爛尾地塊,有韋向東從中斡旋,最終成交價是148萬,比剛開始報的底價還少兩萬。

兩萬塊,別看在總價面前不算多少,但以後能發給工人們做獎金,也是一筆不小的福利,衛孟喜欣然接受並承他這個人情,打算回去就給韋向南加工資。

原約翰威爾遜玩具廠剩下的爛尾樓是一片足足兩千多個平方的,層高高達六米的平房,主體框架已經有了,只需要再把隔斷和房頂蓋上就行,這點衛孟喜直接交給張兆明去辦,他是羊城本地人,要找幾個施工隊很容易。

同時間,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張春明家安安的骨髓排到了,他們忙著投標那幾天,正是去港城做手術,結束後衛孟喜第一時間去看望。

手術很成功,主要得益於孩子的堅強,就連港城那邊的醫生也不敢相信,這個孩子的白血病已經持續了這麽多年,要是在一般孩子身上,哪怕是成年人身上,壓根都活不到現在,他能堅持過來本身就已經是一個醫學奇跡——上天給他機會,他也在頑強的掙紮。

這樣的醫學奇跡本身已經夠讓人動容,誰知安安進手術室的時候還安慰媽媽,要是他沒機會再睜開眼睛,要媽媽答應他,一定不要太難過,要再結婚,再生個孩子陪她。

張春明講的時候哭成淚人,衛孟喜這聽的也是眼淚漣漣,孩子啊,真的就是上天送給他媽媽的禮物。

他以為再生一個陪著媽媽,可在媽媽心裏,任何人都無法代替他的。

不幸中的萬幸,骨髓移植後一旦成功,只要五年後沒有復發就算完全緩解,十年後沒復發就算完全治愈,對於壽命是不會有影響的。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港城的手術費遠超他們預算,達到了四萬多,衛孟喜於是又借了一次錢給他們。

都到這份上了,不借也不行啊,她這七借八借的,加上辦廠的,手裏是一分錢沒了,過年也就只能維持去年的水平。

但孩子們懂事了,知道媽媽現在正是用大錢的時候,哪怕沒新衣服誰也沒鬧,都說穿平時的就行,只要媽媽在家裏,不要出去就好。

是啊,她忙著辦廠的事,倒把孩子忽視了,一整個寒假,只在家待了一個星期,倒是比上學期間還神龍見首不見尾。

等到孩子開學,深市的爛尾樓也改造得差不多了,有張春明這個在文具廠裏工作了二十年的中層技術人員在,這些都不是事兒。

為了報答衛老板的恩情,她直接把嫂子和侄女接到自己家去住,讓她們幫忙照顧出院的安安,自己就跟個男人似的,戴著安全帽在工地上,不分晝夜的查看施工進度,及時修改施工圖,有什麽情況都第一時間跟衛孟喜匯報。

張春明一個離異女人,這麽多年能在東陽文具廠混得風生水起,穩坐生產車間主任頭把交椅,手下是有兩把刷子的,不說技術層面的,就是管理和人脈,也遠比衛孟喜想象的要好得多。

她一開始以為,她平時忙著給安安看病,應該疏於人際,最多也就是能帶走一兩個自己車間的關系好的工人而已,畢竟這年頭不是誰都能舍棄國營單位鐵飯碗的。

誰知等到來年八月份,工廠正式建成,準備招兵買馬的時候,她居然給帶來了十幾個熟練的技術工,不僅是她所在的車間工,幾乎把整個文具廠所有的車間都帶來了“老師”。

這種現成的技術人員的加入,實在是讓衛孟喜驚喜不已,要是沒有現成的,她還得派人去國營廠學,到時候又是一大難題,誰會傻乎乎的把自己廠裏吃飯的本事教授給將來的競爭對手呢?

有了這批成熟的技術工,文具廠各個車間工作的開展就很順利。

基本是每個車間配備兩名“老師”,再搭上從礦區過去的三名煤礦家屬或者子女,這一次招工,聽說是要去深市,煤嫂們都很猶豫,倒是很多待業青年應者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