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3/6頁)

“但這錢是我借給春明姐的,要收利息,我希望春明姐能出來跟著我幹,以後你要是三年之內掙不到三萬塊錢,這點就算我賠給你的,不用還了。”

張家人張口結舌,這是先把未來三年的工資給壓上了!

張兆明其實一點也不懷疑小衛的魄力,因為他親自去過石蘭省,知道她現在攤子鋪得有多大,只要她手裏有固定資產,手底下還養著那麽多煤嫂,他就不怕她跑路。

而以這幾年接觸下來的了解來說,小衛表面看著爽朗大方,其實為人謹慎,不打無準備的戰,要不是有一定把握她是絕對不會往外說的。

他看看姐姐,又看看衛孟喜,“那我呢?小衛對我有什麽安排?”

“張大哥就跟著我出去做銷售,跑業務,您在這一塊上有經驗。”

張兆明早聽說了,她手底下那些煤嫂,一個月能拿兩三百的工資呢,這還只是在內陸省份,要是在沿海地區,怎麽也能翻個五六倍吧?到時候光他一個人掙的就比以前姐弟二人掙得多,還賬壓根不愁,買房也不是問題。

衛孟喜笑了笑,“我也不怕給你們交個底,我現在手裏能用的現金只有六十萬,但爛尾樓接盤到能正常生產至少需要200萬,資金這一塊缺口很大,所以我除了貸款,另外還得再找一個合作夥伴來,你們沒意見吧?”

跟著誰幹不是幹?只要能有錢掙,這就是最大的剛需得到滿足了。

張春明想得遠一些,小衛這幾句話不是平白無故冒出來的,她這是在告訴大家,她衛孟喜有實力。

六十萬自有資金,加用固定資產貸到的款,再加拉人合夥,湊個200萬在她嘴裏好像就跟兩百塊似的。

這種輕松和自信,很容易給人信心。

張家姐弟倆在這一瞬間,都感覺到了小衛即將大幹一場的野心和信心。

“好。”異口同聲。

張春明跟侯愛琴一樣是爽快人,但她更理智,更機敏,當即毫不客氣的把三萬塊錢推到一邊,寫下三張一模一樣的借條,說好利息按銀行三年期固定存款利率來算,算了個大概的數字,利息、還款日期寫得一清二楚。

三方各執一份,這才自顧自的把錢扒拉進自己包裏,在所有人看不見的地方,手有一點點抖。

衛孟喜說定大致的事項,讓張兆明接下來多備貨,能有多少備多少,以防萬一張春明辭職後跟東陽文具廠翻臉再也拿不到貨,錢她會打電話給韋向南,讓她匯款過來。

當然,她現在雖然帶著六十萬的卡,但廠裏也是留足了七八萬的備用金,絕對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正常運營。

“春明姐在這邊照顧安安,張大哥熟悉文具廠的情況,明天你跟我去一趟深市看看地和廠房,後天再跟我回石蘭,商量籌款的事。”既然他們拿了錢,那就是要幹事的,衛孟喜也不是商量的語氣,而是直接安排。

果然,姐弟倆神色肅穆,“好。”

當天晚上,幾人分頭協作,把能用的貨盡量全部拉來,裝滿一節火車皮就往石蘭省運,那邊自有人接應。

一直忙到天亮,事情還沒忙完,衛孟喜幹脆把拿貨送貨去火車站上火車的事情交給張大嫂和張春明,自己帶著張兆明去深市。當然,她還沒信任她們,所以必須把嚴彩霞叫來,名義是讓她幫她們跑跑腿,學學本事。

雖然一夜沒睡,頭發毛躁得像個刺猬,一臉的灰,鼻子裏都塞滿了裝卸貨時產生的灰塵,但一行人卻仿佛感覺不到累,都沖著文具廠的新建加油出力呢。

洗把冷水臉,人立馬清醒過來,衛孟喜打輛車,順著那一大片爛尾地方轉了一圈,心裏感慨不已,就這麽大一個地方,偏僻是真的偏僻,跟其它工廠比起來,周圍一片荒野,難怪大家都嫌棄。

可在她看來,這裏通水通電,還通路,已經具備了開設工廠的基本條件,只是後期工人過來以後,生活住宿確實是個問題……但也不是解決不了。

不用幾年,深市的發展就要擴展到這邊來,三十年後這片區域還能算深市繁華地段呢!

張兆明則是指著那灰不溜秋建了一半的廠房框架嘆息,“都到這個程度了,再堅持半個月就能完工,廢棄實在是可惜了。”

衛孟喜何嘗不這麽想呢?

這套半成品,已經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和時間,文具廠內部車間結構跟玩具廠其實差別不大,對空間大小、樓層高矮和水電接口都是一樣的,接手過來立馬就能改頭換面,她越想越覺著可行。

當即,中午又約了韋向東吃飯,把自己想接盤的事情說了,讓他幫忙留意著,自己先回去籌錢。

這時候很多政府工作已經慢慢布上正軌,不像前幾年了,即使要接盤,也要等著管委會專門召開一場這個地塊的重啟部署會議,需要重新招標,而參與投標的,按照上個月另一個爛尾項目的流程,是需要先交付標的一半的保證金,證明你不是去鬧著玩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