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3頁)

“等會陛下回來,我問問。”宣王是原書主角之一,是對蕭晟昀威脅最大的人,即使現在劇情已經完全偏離,江苓也不敢掉以輕心。

誰知道劇情力量會不會在什麽時候發揮作用。

九皇子又與江苓說了些宮外發生的事,最後道:“等我的王府修好,江哥一定要來玩,到時候時勉他們應該也考完了,我們可以好好聚一聚。”

江苓應下來。

看完滾滾,江苓留安安他們用了晚膳,擔心江苓吃不慣禦膳房的口味,蕭晟昀將小廚房一並搬了過來。

幾人吃了個肚皮滾圓,癱在椅子上,不想起來。

“還是江哥這裏的膳食好吃,安安今天都比平時用的多了些。”九皇子感嘆。

安安跟著點頭。

江苓揉了揉肚子,覺得就這麽坐著不好,招呼幾人一起到外面遛彎兒消食。

蕭晟昀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崇明帝留下的爛攤子不小,需要蕭晟昀一一處理。

他擁住江苓,埋在他頸間深深吸一口氣,江苓擡手摸了摸他的頭發:“陛下,很累嗎?”

“還好,抱一抱苓兒就不累了。”

除了崇明帝留下的爛攤子,還有即將到來的春闈,很是讓蕭晟昀費心。

這是他登基之後第一次開恩科,不能不看重。

被崇明帝禍禍了幾十年,朝中勢力錯綜復雜,留下的弊端太多,急需注入新鮮血液,拔除一些不該存在的勢力。

比如林首輔。

林黨在朝中已經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他們與宣王相輔相成,存在一日,對皇位的威脅便多一日。

這些事蕭晟昀不想拿來煩江苓,江苓對之不感興趣,也不會問,但他對宣王這個原書主角之一還是有些在意。

“宣王會繼續留在京城嗎?”

江苓對宣王格外在意,蕭晟昀之前就察覺到了,他將人抱起來,坐到椅子上,道:“暫時不會,父皇之前下過令,特許宣王留在京城,林首輔他們也不會答應讓宣王離開。”

蕭晟昀自己也不想放宣王離開,就藩後,誰也不知道宣王會在封地做什麽,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

知道他的每一個小動作,才能更早找出破綻,將這個威脅徹底扼殺。

蕭晟昀從來不是什麽心慈手軟之人,尤其是對敵人,要說宣王留在京城,對皇位沒一點肖想,他是不相信的,更何況,當初杜筠心交給他的密函裏有說,宣王和前任兵部尚書有一定聯系。

前兵部尚書被處決,受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試圖對軍隊下手,那個時候,蕭晟昀與北莽的戰爭正處在緊要關頭,差點後方失火,這麽大的簍子被捅出去,逼得崇明帝不得不下令處置前兵部尚書。

他已經派人根據杜筠心提供的線索去查了,如果能證實前兵部尚書的事與宣王有關,對付宣王便有了突破口。

兩年時間一晃而過,在蕭晟昀的強硬手段下,朝廷逐漸落入他的掌控,林黨勢力一縮再縮,林首輔的威望大不如前。

任誰也不會想到,短短兩年時間,蕭晟昀就能徹底掌控朝廷,將先帝留下的爛攤子徹底解決。

容栩、張時勉等人入朝為官,已經有了一定建樹,九皇子也在工部掛了職,是他自己選的地方,可以研究一些新鮮玩意。

北莽亂了兩年,還沒分出勝負,但根據那邊的探子回報,過不了多久,這場持續兩年的內亂便會結束。

兩年時間,足夠大啟休養生息了。

一條條新政策頒布下去,不作為的官員被革職查辦,朝中官員大換血,一切都欣欣向榮。

就在這個時候,地方有流言傳來,說先帝來位不正,該坐在皇位上的,另有其人。

消息很快傳到皇宮。

“消息是從哪傳來的?”蕭晟昀敲了敲龍椅扶手。

“是南方的一個小縣城,屬下還在那裏發現了浮世教活動的痕跡。”

沉寂兩年,浮世教卷土重來。

兩年前,蕭晟昀已經鏟除掉了浮世教的大半勢力,奈何一直沒抓到那位教主,這幾年,浮世教銷聲匿跡,蕭晟昀一直有派人查,但就像一夜之間人間蒸發了一樣,什麽都查不到。

“傳容栩進宮。”

“是。”

“陛下又遇到了煩心事?”江苓走進來。

兩年過去,江苓身量拔高了些,容色更盛,蕭晟昀拉著他的手腕,將人摟進懷裏:“讓朕抱一抱。”

江苓乖順窩在他懷裏,看書案上有一封來自北莽的信,好奇拿過來:“北莽五王子寫的,他怎麽會寫信過來?”

說是信不準確,這其實是一道密函,蕭晟昀手從江苓腋下穿過,將密函打開。

“北莽五王子想向大啟求助,他倒是挺會想,自己贏不了,就想讓大啟出兵……”

看到後面,江苓的聲音突然頓住了,因為信上寫著,如果大啟肯出兵,他願意幫大啟皇帝找出,當初和北莽勾結,想暗害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