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2頁)

還不如一開始就把這件事交給太子做,太子從沒在這種大事上出過差錯。

崇明帝心情郁郁。

他沒對外人說的是,以廉家和林家的關系,他更在意,這件事宣王知不知情。

一個帝王的多疑被崇明帝發揮得淋漓盡致。

宣王府。

幾名心腹聚在書房裏。

“這次的事,對王爺來說,如果不處理好,可能會失了聖心。”一名心腹開口。

“廉家到底是怎麽做事的?這麽大的紕漏都能出?”

這次發生的事,對宣王一脈來說,太猝不及防了,在權利中心浸染久的人,心思都七彎八拐,行刺帝王是誅九族的重罪雖然以現在的結果看,和宣王沒有一絲一毫關系,但耐不住崇明帝是個喜歡多想的人。

他不會覺得這件事是一個仆人能做下來的,他會懷疑,仆人是真的被浮世教蠱惑、還是背後之主另有其人。

宣王帶著江緒進來的時候,這些人還在為此事討論,商議最佳做法。

“王爺,江大人。”

兩人走進來,心腹停下議論,朝兩人行禮。

“這次的事本王自有成算,爾等不必擔憂。”三言兩語安撫好心腹,宣王讓他們退下。

最後留下的只有宣王和江緒。

“王爺想好了?”

宣王走到桌子後面坐下:“父皇的懷疑也不無道理,不是嗎?但他永遠也不會找到證據,只能在日復一日的懷疑中煎熬。”

“那些人都處理幹凈了?”宣王悄悄桌子。

“王爺放心,都處理好了。”

“再過幾天,藩王歸京,這京城又要熱鬧起來了。”

正如宣王所說,不論崇明帝怎麽懷疑,他查到的結果都是這件事與宣王沒有任何關系。

廉家被判了重罪,介於做下這件事的是家中仆人,廉家人沒主動參與甚至不知情,這些人免去了死刑和流放,只是被奪去了職位。

這對囂張慣了的廉家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麽好事,他們在京中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出事,那些曾經受他們折辱的人,會將自己遭受的,一一返還給他們。

廉家的事給崇明帝敲了個警鐘,也給京中各大勢力敲響警鐘,事情發生之前,誰也不會想到,一個不起眼的仆人,能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不用崇明帝吩咐,各官員已經排查起家中奴仆裏有沒有被浮世教滲透的,別說,還真被他們揪出來不少人。

這些有收獲的家族無一不後怕。

崇明帝暗中查太子脈案的消息傳到蕭晟昀耳朵裏。

他哂笑:“父皇還真是,從來不讓人失望。”

蕭晟昀早知道會有這麽一天,也早做了準備,不論崇明帝怎麽查,都不會查到任何問題。

江苓回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滾滾。

幾天不見,小滾滾沒有對江苓生疏,反而變得更黏人。

江苓將一個勁往自己懷裏拱的滾滾掏出來,掂了掂:“似乎重了點。”

江苓拿了根嫩竹子喂它。

小滾滾抱著竹子“哢嚓”“哢嚓”啃,總算不鬧他了。

隨著崇明帝大壽之日的到來,藩王們也一一到了京城,其他小國的使臣也漸漸到來,為了迎接這些人,京中變得更加熱鬧。

崇明帝難得的高興起來。

“殿下,據探子傳來的消息,承王這次來,暗中帶了不少精銳。”黑衣暗衛悄無聲息出現在殿中。

承王,二皇子,與七皇子交好,曾受過麗妃恩惠。

江苓正要拿果子的手一頓,他對這個王爺有印象,因為原書中,為了七皇子,他發動過一次宮變,雖然很快被鎮壓了。

原書裏,七皇子是因為這次宮變徹底退出競爭,現在沒了七皇子,同樣的事還會發生嗎?

“其他人呢?”蕭晟昀對這個消息沒什麽反應。

“其他王爺都沒什麽異動,只是琉王攜王妃偏離原定路線,沒隨大部隊一起行動,傳來的消息是,陪王妃找靈感去了。”

“找靈感?”

“苓兒不是喜歡桃夭先生的話本嗎,琉王妃就是桃夭先生。”

江苓這下是真的驚了,桃夭先生身份成謎,曾經有人試圖花重金請桃夭先生出面,可惜桃夭先生看都沒看那人一眼,那人心生不滿,想著不過是區區寫話本的,竟然不把自己放在眼裏,便發了狠要把人教訓一遍。

結果人沒教訓成,倒是自己家族受了大難,做的那些事被翻出來,很快在京中消失蹤跡。

自此,沒人再敢找桃夭先生麻煩。

“殿下,你說我到時候能不能去找琉王妃要個簽名?”江苓的聲音難掩激動。

放在他原來的世界,這就是親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