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美差(第2/2頁)

他也不想再同毛宜多呆,拱手向對方行了個禮,轉身便離開了。

前院裏因鋪了油脂,人踩在上面黏膩膩的而且有些打滑,阮陶不得不走得小心翼翼的。

這時,同他一塊兒出來的那群以副掌司潘早為首的卓靈閣的“元老”們,見到了。

又開始一陣冷嘲熱諷。

“就這模樣,走路都走不利索的黃口小兒,掌司為何將這麽大的事兒交給他去辦?”

大嗎?拐賣孩子的事情能與卓靈閣有什麽關系?不過是去混功名的,他們只是看不慣這樣“混功名”的美事落在阮陶頭上罷了。

“哼!瞧他那副模樣,整日同妖孽廝混,也變得跟個狐媚子似的!”

那他媽是你長得醜!

阮陶心裏白眼兒都快兒翻上天了,但他並未給他們任何眼神,自顧自的走自己的路,只是腳下油脂黏糊糊、滑溜溜的感覺真的讓人十分不舒服。

“呸!野合之子!”

“沽名釣譽!這樣的人怎會放進閣中?!”

他們自然也是不怕阮陶聽到的,說話聲絲毫沒有壓低的意思。

就在阮陶終於走出了卓靈閣的大門時,他突然想明白了自己覺得何處不對勁!

阮陶緩緩繞過街角,看著街邊一邊坐著吃餛飩,一邊好奇的朝著卓靈閣門口張望,見有人出來又裝作若無其事的人們。

這便是百姓們對卓靈閣的態度——

一個拿錢不辦事兒的衙門,讓人深惡痛絕。可因這些人中並不全是混吃等死的草包,其中有不少甚至是修邪術、禁術的!

故而百姓們對卓靈閣就是既厭惡又害怕還好奇。

不過卓靈閣的名聲實在是臭得沒話說!

從前阮陶在上郡的名聲多好啊!雖說其中有扶蘇在背後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扶蘇也不過是將他的事跡傳得更廣一些罷了。

百姓們對他的喜歡是認真的。

在他們眼裏,阮陶便是與卓靈閣那群草包不同!

他手上有點真本事,卻不與他們為伍,白拿朝廷俸祿、搜刮民脂民膏,找到他甚至只需要半吊錢、一袋自己果樹上結的棗子,他都願意幫人處理麻煩。

那個時候的阮陶走到任何地方,別人看著他都是笑盈盈的。

玉泗街頭的餛飩攤的老板見他來吃餛飩都會特地給他多煮幾個。

可阮陶在進入卓靈閣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從前給他畫“觀音像”的書生,現在他不畫他了,只畫關二爺。

走到一處別人也不在笑眯眯的看他了,而是用充滿了不屑與好奇的目光打量他。

甚至阮陶好幾次在街上隱約聽見了有人在說他一些莫須有的事情,自然不是誇贊。

很明顯阮陶的名聲跟著卓靈閣一塊兒臭了。

而幫著朝廷一塊兒調查被拐的孩子,這件事兒對卓靈閣明顯百利而無一害。

若太守衙門當真查出了些什麽,哪怕只找回了一個孩子也算是功績啊!

這功績自然不僅僅單記在卓靈閣的頭上,自然還要記在卓靈閣派出去的人頭上。

不論怎麽看這都是美差一件!

潘早一行人方才說的那堆屁話中有一句說得很對——“掌司為何將這樣的大事兒交給他去辦?”

是啊!毛宜為何要將這樣的美差交給他去辦?

他原以為近日毛宜叫了這麽多人來,一大早的在議事廳議事,還找了一堆看不慣他的人對他冷嘲熱諷,這是要借題發揮,特意為難他。

就算是要派他做什麽,那也定然是個苦差事,特意用來刁難他的。

畢竟毛宜雖說見不得像潘早那般討厭他,但對他絕對算不上喜歡,之前有事兒沒事的時候也喜歡冷嘲熱諷他幾句。

怎麽如今這麽美的差事卻落在他頭上?

而且還將副掌司與一眾“元老”叫來當著所有人的面兒按在他頭上?

總不能是毛宜突然被奪舍了決定好好器重他!

如此,毛宜給他按了這麽一樁“美差”能是圖什麽呢?

想著,阮陶突然擡起了腳,細細的看著叫上方才因從卓靈閣出來而沾上的前院的油脂。

這個時候,一輛馬車停在了他面前。

阮陶原本沒有在意,一直到馬車內的人微微撩開簾子,輕聲喚了他一聲:“阮先生。”

阮陶一擡頭,差點額兒沒直接嚇得背過去!

“武、武太守?你怎麽變成這幅模樣了?”

作者有話說:

6000!!!

我想把進度拉快一點啊!!為什麽進度這麽慢!!為什麽!當初我計劃只寫30萬字,這都多少字了,才哪到哪兒啊!!T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