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3頁)

冼富強說:“以前我們給人家做包裝盒,做塑料花,招的都是咱們村子裏的人,賺的利潤也不高,去年經由上海的一個朋友介紹,才搞了這樣一個生產線,東西是不錯的東西,就是沒什麽銷路,於老板聽說你也有個廠子,也是做食品加工的,你們有自己的零售渠道?”

“渠道我是有自己的渠道。”於小麗點點頭,這東西的銷售對象是小孩子啊,她可摸不準小孩子們的喜好。

從尹秀家走到村工廠也就是十幾分鐘的時間,廠子裏頭已經停產一陣子了,倉庫裏面積壓了一些庫存,冼富強走進去,打開了包裝紙盒,從裏面拿了兩包方便面出來,遞給兩位。

於小麗跟鄭冬梅順手就接過了。

打開一看,還真是跟於小麗想象中一樣是幹脆面。

九十年代的時候,這種幹脆面風靡一時呢,可惜在現在看來是個超時代的產品。

“這廠房是村子裏頭現成的?”鄭冬梅狀似無意的問。

“六十年代搞的公社大食堂,後來不是也沒用了嘛,其中一部分拿來做了村支部辦公室,另外一些地方就空出來了,鄭老板你是在農村住過吧,以前村裏都有這種廠房,我們附近好幾個村子都租出去了,建了廠子。”

於小麗上下掃了小院落一眼,覺得還是本地人沾光啊。

當初楊浩為了拿到那一塊地,也是到處找地方,為了降成本甚至找了很遠才找到那麽一塊地方,人家輕輕松松就能在村子裏頭把工廠開起來。

掃了一眼外包裝,感覺少了點什麽。

打開包裝袋,聞了聞味道,就是普通油炸方便面的味道,順手揪下來一塊丟嘴裏,還真比三鮮伊面和北京方便面要脆爽,面餅上面就有粉末狀的調料,味道其實還不錯。

鄭冬梅吃了好幾口,點點頭:“好吃,價格不貴吧。”

冼村長說:“一毛兩分錢。”

也是正常國產泡面的價格。

於小麗揚了揚手裏頭的方便面,問冼村長:“能拿走一包嗎,看看我女兒的評價怎麽樣?”

冼村長也是個大方人,幹脆抱了一箱子給她:“拿去吃都是自家廠子裏頭的,不值什麽錢。”

倒是很豪爽的一個人。

從廠子裏頭出去,回去見到些村民,一個個的都微笑著跟冼村長打招呼,看樣子村長的人望還不錯。

幾個人邊聊著,一邊回到尹秀家裏。

說起尹秀家裏的事,冼富強也沒有辦法:“要是一般的糾紛就算了,二叔公很不好惹,連我也很怕他,這種人上了年紀,咱們惹不起只能躲著。”

於小麗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冼村長:“把幾個孩子的戶口調回村裏,難嗎?”

“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理由,戶口不是本地的很難再調回來。”冼富強的樣子很為難一般:“不過阿娥家裏的情況特殊,當初法庭判了以後有判決書的,既然判決書都規定了尹阿婆是監護人,回頭村裏再出個證明,我去找派出所想想辦法。”

那就是能成!

冼家村這個位置特殊,如果幾個孩子的戶口遷回村裏,以後村子拆遷了,她們也就是第一代拆遷戶了。

到時候趙峰別後悔跟女兒們的關系這麽惡劣才好哦。

真是一場億外的收獲,想到孩子們的未來可期,於小麗嘴角微微勾起一個弧度,心情也雀躍了起來,

就說嘛,真正辦事兒的就是村官了。

於小麗跟鄭冬梅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位胖乎乎的村長。

“那就麻煩您費費心,這幾個孩子的情況特使,也很可憐,尹阿婆也就這幾個親人了,如果可以,最好讓尹阿婆立個遺囑,遺囑的繼承人寫孩子們比較穩妥。”於小麗說。

“遺囑?”冼富強又被刷新了世界觀。

老人家嘛,一說到遺囑就感覺很不吉利,但遺囑確實是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各方各面的安全。

就比如說房屋的名字提前寫到孩子們名下,倘若尹阿婆長命百歲,活到了拆遷的時候,萬一孩子們因為拆遷的事情起了爭議,不顧阿婆了怎麽辦?

而立遺囑就可以避免財產提前交接,是為了保護老人。

而遺囑立下來,則就是保護了孩子們,以免尹阿婆百年以後,族人以吃絕戶的名義,侵吞尹阿婆的資產。

當於小麗把這一番理由娓娓道來,冼村長已經聽的目瞪口呆,連連比著大拇指。

“還是你有辦法,回頭我就跟尹阿婆說,立一個那個什麽遺囑的。”一場官司打下來,現在是見識到法律的威力,原來很多事情不必用口舌和暴力解決。

“那就希望您多費費心。”

“瞧你說的,阿娥跟我是鄰居,又是同姓族人,她過世了留下孤老和孩子,我這個村長當多久,都該顧著她們一些的。”

“順過去這一段,等孩子們大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