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塊跳板(第2/2頁)

淩泠聽了個開頭就開始走神,他並不認同這觀點,身為乙方就這麽沒底限沒尊嚴嗎?要什麽給什麽?萬一要我的人呢?也給?

但這會也懶得跟老板吵架,他覺得,如果沒有專業本事,至少對別人的專業有點尊重的態度也行,很明顯這個沈鳴玉兩者都沒有,既不專業,還愛瞎指揮,一無是處。

就跟其他傻叉客戶一樣。

回想畢業後這幾年的工作經歷,淩泠難免泄氣,他見過的客戶的確都沒什麽好鳥,才三年,就已經快把他的銳氣給磨沒了,有時候實在沒靈感,會翻翻以前在學校時的設計,自己都感嘆那時候的自己真特麽是個天才,而現在,一打開軟件,淩泠先想到的不是創意靈感,而是預算,落地,執行,可實行度……這樣不是不對,全都是商業社會正常的需求,可是這些東西想得多了,束手束腳地,設計就不可能做得出彩。

他也明白,真正的設計大師都是在商業和藝術中找到了最佳的平衡點,但他還沒找到。

其實他服務過的客戶對他都是滿意的,甚至不少人都想高薪挖他跳槽到自己公司,但淩泠都拒絕了,他沒有遇到過在審美和理念上真正志趣相投的人,他可以滿足客戶,但滿足不了自己,這兩年做過的作品他從來沒發過朋友圈,因為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整個一頓飯淩泠都心不在焉,昂貴的食材卻食之無味,卓湃越跟他講現實,他卻莫名想到了包豪斯學院,這學院曾經因為二戰被關停,後被政府升級為包豪斯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獨立的設計類學府,也是他的夢想之地,但淩泠的老師建議他先接觸社會,說做設計的人不接觸真正的項目,只顧著自己天馬行空,是不行的。

當時他覺得老師說得對,但現在卻有些懷疑,如果接觸社會,做項目,就是不斷地妥協和降低水準,那這個過程毫無意義。

這個晚上卓湃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對淩泠的沉默毫不在意,他再次灌輸他的處世哲學:“新人都有磨礪期,小淩啊,你已經很幸運,這麽快就有機會接手自在香這樣的大案子,設計師都是越往高處去,越能接觸有水準的項目,要不然就只能在泥地裏打轉,你做好了這一單,以後客戶水準也不一樣,這就是你漲身價的機會。”

淩泠沒喝酒,他很清醒,這話倒是讓他眼前一亮,沒錯,跨過了自在香,他也許有機會接觸真正上乘的客戶。

這麽說來,沈鳴玉只不過是他的一塊跳板。

這麽想著淩泠心裏總算平衡了點,那個那麽讓人討厭的人,如果能讓自己漲漲身價,淩泠決定可以忍他。

作者有話說:

明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