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三條彈幕(第2/5頁)

元容沒理他,聽見顧休休偏軟的嗓音:“殿下怎麽沒有紮孔明燈?”

她思考了一下:“……你不會紮嗎?”

劉廷尉接話道:“女郎們玩的東西,太幼稚了,長卿可看不上……”

話還沒說完,就被元容打斷了:“嗯,孤不會紮。”

劉廷尉:“……”若是他沒記錯的話,元容三歲就開始紮孔明燈玩了。

他訕訕摸了一下鼻子,在心底冷哼一聲。

明明方才他叫元容一起紮孔明燈,元容還輕笑一聲:“幼稚。”而後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他的邀約。

真是重色輕友!

見元容走近了,顧休休小心翼翼地護著身後的孔明燈,恨不得三百六十五度無死角用身子遮住。

知妹莫若姐,顧月看顧休休藏著那盞孔明燈十分辛苦的樣子,笑了笑,站起身。

她拾起軟綢上的孔明燈,並著顧休休藏在身後的那盞,一起抱了起來:“豆兒,你教教太子殿下,我先去將這幾盞孔明燈放了去。”

顧休休怕自己孔明燈上的字被元容看到,連忙點頭:“阿姐先去。”

直到顧月抱著她的孔明燈走得遠了,她才舒了口氣,轉過頭向元容揮了揮手,示意他坐在自己身旁:“殿下,我教你怎麽紮孔明燈,很簡單的……”

劉廷尉識趣地帶著虞歌,在顧休休一旁尋了處老樹樁,給虞歌鋪上軟綢墊子,借了顧休休的筆墨給孔明燈上寫字去了。

只留下兩人坐在那方絲綢軟緞上。

元容與她保持著些距離,兩人之間大概還可以再塞下一個劉廷尉。

顧休休拿起竹條,皙白的手指將竹篾輕松地掰彎,折成想要的弧度形狀,細聲耐心地教他:“底部是空的,將白紙罩在竹條外糊上,留出一部分放蠟燭的空隙……”

他坐在她身側,似是神情專注地看著她,月光傾泄流淌,如銀綢,如白霜,細碎的光盛在她的淺瞳中,恍若星河,燦燦生輝。

她的嗓音清軟偏柔,一字一句吐字清晰,點塗著絳色口脂的唇瓣微朱,輕輕翕動著,時而露出貝齒瑩白。

“殿下……你看懂了嗎?”顧休休講得口幹舌燥,卻遲遲不見回應,放下手中的竹篾,向他看去,便見他正一瞬不瞬地看著她。

洛陽城中,癡迷她容貌的男人並不少,但他們看她的眼神中,大多都帶著褻瀆之意。

唯有元容,他目不轉睛看著她,卻又不染絲毫褻瀆,眼神明澈又清透。

看便只是單純的看。

顧休休還以為自己臉上沾染了什麽,小手在臉頰上胡亂摸了兩下:“……殿下?”

這次元容回過神了。

他從她手中接過沒有編完的竹條,低聲道:“看懂了。”說著,他用了極短的時間,也就是顧休休眨了幾下眼之間,便將未完成的孔明燈紮好了。

“……是這樣嗎?”

顧休休看著紮好的孔明燈,毫不吝嗇地誇贊道:“就是這樣,殿下真厲害!”

分明就是個小玩意兒,就算是不會的人,學起來也沒什麽難度。她的語氣卻像是他拯救了天下蒼生似的,充滿了贊賞與敬佩。

元容提起孔明燈,看了兩眼:“這有什麽厲害的。”說話時語氣平靜無瀾,似是沒將她的話放在心上,嘴角卻輕輕揚了起來。

“殿下,按照習俗,要在孔明燈上寫下心願,放到天上去。只要誠心實意,老天爺收到心願祈福,就會幫你實現!”

雖然這只是北魏民間的一種說法,但顧休休卻說得認真,仿佛孔明燈放到天上去,心願就真的會被實現似的。

元容讓人取來了筆墨,提筆蘸墨,卻頓住了筆:“你的心願是什麽?”

“……”顧休休神色不自然地轉過頭,輕咳了一聲:“沒什麽,想到什麽就寫什麽了。”

元容微微頷首,見她不想多說,也沒有強迫她。只是若有所思地提起筆,在孔明燈的正反面,分別寫了一行字。

顧休休只看到其中一面——寫得是滅胡人,葬故人——另一面被他遮住了,就像是她方才那般小心翼翼地模樣。

雖然心裏有些好奇,但總不能伸長了腦袋去看,倒顯得自己很八卦的樣子。

這時候,彈幕實時飄過——

【我看到啦!太子另一面寫得是‘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這是什麽意思,來個文化人翻譯一下】

【百度了,意思是如果我有幸能活著,就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念你*】

【嗚嗚這是糖裏藏刀嗎,對不起想到太子命不久矣,我已經要哭出聲了】

顧休休看著那條彈幕愣了一會,騰地一下站起身來:“殿下,我們去放孔明燈吧。”

顧月拿走了她的孔明燈,她便將剩下的幾盞孔明燈都拿了去,走到一片荒野空地,吹燃火折子,將蠟燭點燃,捧著孔明燈向上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