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二十四條彈幕(第2/3頁)

像是為了反駁劉廷尉的話一般,他步伐邁得極慢——他自然不是因為想見顧休休,才急著將劉廷尉趕走。只是恰好到了飯點,他又有些餓了,那永寧寺的齋飯味道甚是不錯。

元容走近永寧寺的那一刻,看到了廟門一側斜生出來的千年松柏下,立著熟悉的身影。

那是顧休休。

他的腳步放緩了些,頓了頓,朝她的方向走了過去。

雖是暮秋,卻還能在寺廟陰涼處聽見秋蟬的鳴叫聲,聲聲催人。溫陽公主刺耳的嗓音,便穿插在蟬聲中:“便是他身世不堪,身上流淌著卑賤的血脈,你還願意嫁給他嗎?”

“……你什麽意思?”

溫陽公主像是得意,微微擡著下巴,譏誚的笑容顯得如此痛快:“他不是皇後娘娘親生的血脈,他是皇帝與宮女誕下的私生子……”

元容倏忽停住了腳步,就站在離顧休休幾米開外的地方,渾身的血液似乎都在逆流,刹那間變得冰寒刺骨。

他努力挺直著身子,如松如竹般。卻不由自主低下頭,不知是什麽情緒,在胸口不斷醞釀發酵,好似被抽幹了全部的力氣。

宮裏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元容不是皇後的親生血脈,他是皇帝醉酒後,認錯人,強迫皇後身邊的宮女而誕下的產物。

那時,皇後已是入宮兩年多,卻一直未有身孕。她不是爭寵的性子,心思亦不在皇帝身上,便張羅著為皇帝選了一批秀女,其中就有謝家內定入宮為妃的貞貴妃。

北魏的皇位繼承制乃立嫡,立長,立賢。皇後若誕下嫡子,自然是嫡子繼承皇位;若皇後無子或不能生養,那就要立長,哪個嬪妃先生出了第一個皇子,長子便會得到繼承權。

最後則是立賢,字面意思,也是在皇後無子,或者嫡子犯了重大過錯的情況下,皇帝就會在眾嬪妃所生的皇子中,挑選一個賢明有才能的皇子繼承皇位。

貞貴妃使出渾身解數,將一心朝政的皇帝迷得七葷八素,就在她以為皇後不能生養,只要她有了身孕,繼承權便一準落在她手裏的時候,皇後有孕了。

懷胎三月,正是氣息不穩的時候,皇後雖然對皇帝沒什麽感情,但知道自己腹中有了一條新生命,還是十分觸動。

皇帝也因為皇後懷了身孕,對她倍加呵護起來,找貞貴妃的次數逐漸減少,倒是時常往皇後宮裏跑去,那珍貴稀罕的藥材亦是流水般送到皇後寢殿中。

帝後兩人感情逐漸升溫,皇後小心呵護著腹中胎兒,仔細再仔細,好不容易熬過了最容易滑胎的幾個月,卻不成防備,寢殿裏走了水。

那一夜,皇帝本答應了晚上來陪皇後,中途卻因為貞貴妃忽然暈厥,轉而去看了貞貴妃。

皇帝趕到時,皇後剛從熊熊烈火中爬出來,因為被墜落的房梁砸傷了小腹,意料之中,胎死腹中,皇後小產了。

皇帝愧疚不已,待她百般柔情,想要補償,卻被皇後趕出了寢殿,連帶著他送的那些珍稀藥材與寶物,都一並扔了出去。

皇帝年輕氣盛,本就是好面子的人,一氣之下就關了皇後半月禁閉,想要冷她一段時間,殺殺她的銳氣。

但過了三個月,她也不曾向他低頭,好像將他當做了空氣。皇帝無可奈何,只好找貞貴妃幫忙支招,想要緩和與皇後的關系。

貞貴妃便出了個餿主意,讓皇帝喝酒喝個微醺,借著酒力,到皇後寢殿裏低個頭,說些軟話,再寵幸皇後一番。若是能重新懷上身孕,皇後一準就原諒他了。

皇帝思量再三,耐不住想見一見皇後,還是聽信了貞貴妃的主意。本是想稍微喝幾杯酒壯壯膽子就去,誰料貞貴妃準備的酒水竟是如此之烈,他三杯下肚,已是有些神志不清。

皇帝勉強被太監攙扶著上了步攆,停在皇後寢室外。可偏偏就這樣巧,皇後不在寢殿裏,被太後叫去佛堂抄經了。

他不勝酒力,昏昏沉沉,竟是認錯了人,將皇後身邊最親信的宮女當做了皇後。那偌大的宮殿,那麽多宮婢與太監,可任由宮女如何喊叫掙紮,那寢殿中都沒有人幫她。

待皇帝醒來時,皇後正站在床榻前,用著一種近乎冷漠與痛恨的目光看著他,仿佛在看一個死人。

兩人就此徹底決裂,而那被糟踐了的宮女,在榻上昏迷了數日,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尋死。

宮女是皇後的兄長從戰場上救下的俘虜,雖身份不明,但識字又知禮,被帶回洛陽後,輾轉做了皇後的婢女。

皇後對她極好,她待皇後亦是忠貞不渝,經此一事,只覺得無顏苟活。

皇後與她兩人情同手足,以防她再尋死,只好時刻看著她,日夜守在她身邊。

好不容易這樣煎熬過了兩個月,禦醫卻查出了她有孕。宮女一下安生了,不再尋死,只因皇後上次小產後,便被禦醫診斷出再不能有孕,她決心誕下腹中的孩子,過繼給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