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在相如端被任命為大理寺少卿之前, 原大理寺卿劉青已主動致仕,正卿之位由原範陽節度使盧鳴擔任。

據相如端所知,英國公世子、左衛上將軍韓臨前往範陽時, 便是與這位節度使裏應外合, 攻破了盧氏私兵。如今盧鳴調任至長安,原節度使一職則變成了觀察使,再無軍權,只有糾察當地官員的權力, 大都由京中分派。

如此,範陽成了首個真正撤去節度使一職的地方。

劉青其實也並非主動致仕, 而是先前在衛氏和戶部尚書嚴家一案中循了私情,被勒令卸職。不過是天子給他留了分顏面, 讓他走得光彩些。

這些,都是相如端進入大理寺後慢慢知曉的事實。

他道:“嚴衛兩家看似結了血仇, 實則早有勾結,和瀾州那邊一直在暗中往來。那樁案子,也是為掩蓋雙方來往而被人有意造出。哎,可惜劉廷尉憐惜衛氏孤兒寡母, 被表象所欺,未能洞察其裏,若非內衛林統領敏銳,此事恐怕就要不了了之。”

南音聽過這樁案子,當時深覺嚴家子可怕,愛而不得便行兇,沒想到背後竟有更大圖謀。

“此事與慕家有甚麽幹系?”

進宮之前, 相如端已理清了所有能夠對南音道出的事實。正在查的案子, 本不該對他人說道, 但一來南音身份不同,二來他不希望南音毫無所知之時,被慕家人有意引導,做下錯事。

律法亦能容情,在己身能力之內,他也希望護住這位小表妹。

“此事要從差不多二十年前說起。”相如端將先帝時期戶部混亂,許多人家向國庫借銀子的事詳細道出,直到現在戶部尚書都換了三四位,那件事造成的動蕩仍在。

因為綏朝國庫從沒那麽窮過,當初要不是新任戶部尚書到位,迅速理清錢財,並上報先帝,以鐵血手腕追回七八,只怕連先帝都要開始節衣縮食。

再觀大部分世家,攬了地方八成賦稅,自己富得流油,仍舊不放棄薅朝廷的銀錢,叫先帝都要氣樂了。世家子弟個個豪奢放逸,他一個皇帝倒差點要吃糠咽菜。

這讓他如何不恨。

便是如此養了好些年,到綏帝這兒,也不能說是個很富有的皇帝。國庫每年的進賬有三成都被他用來養兵,四成用於賑災、修繕水利等民生之計,剩下的三成,才能夠被稍稍自由地動用。

別看清樂宮被改建得奢華無比,銀子可不是綏帝自己出的,而是那些世家起初為了討好剛登基的綏帝而掏的銀錢。

南音皺眉,隱約明白了甚麽,“慕家也借過?”

“嗯,只不過當初墊了上去,沒被追究。但無論是先帝還是陛下,都借此事清算過朝堂。如今此事過去好些年,部分從未被查到的人家不知怎的被現任戶部尚書嚴禮發覺,他用此事暗地威脅了好些人,利用他們往瀾州那邊運銀子。”

據相如端推測,慕家是其中一家。

慕懷樟原先是地方節度副使,運送的銀子但凡經過他的地盤,就有出力的地方。

可以說慕家是一步錯,步步錯。若不是當初跟風貪了那麽幾萬貫,如今也不會因被人捏住把柄,做這等險事。

不過這段時日以來,慕懷樟調任到了長安,且慕家出了位皇後。他懷疑,嚴禮應當不敢再威脅,慕懷樟應該也未再參與這些事。

相如端素來執著,抓住一點蛛絲馬跡就要徹查到底,這才叫他發覺蹊蹺。

他踟躕了下,“雖然你那位伯父慕懷樟隱藏得深,刑部那邊目前暫找不出任何證據,但我有把握,他十之八九牽涉其中。”

只要追查下去,就一定能有結果,區別在於時間的長短。

“等等——”南音腦中突然閃過甚麽,像是發現了甚麽奇怪的地方,卻一時迷霧橫生,話滯在了哪兒。

好半晌,她終於發現到方才一直就很在意的關鍵,“我記得祖父官職雖較高,但一直是在清水衙門,哪來的銀子墊上去?”

相如端因她這提醒,也回想起來,朝廷追回銀子的時候似乎是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慕家發生了何事,能夠得到那麽一大筆錢財去填補空缺?

電光火石間,倆人齊齊對望了眼,登時明白過來。

那是南音的娘親溫泠,嫁到慕家的一年。

意識到某種事實,南音眼神恍惚了瞬。所以說,阿娘嫁到慕家不是因甚麽恩情,而是徹徹底底的一樁交易?

慕懷林清楚嗎?他一直道娘親是挾恩圖報、意圖攀附之人,所以肆無忌憚地打壓、冷落她,甚至不允許她與揚州傳信。

娘親又知道此事嗎?她知道……自己是被送到慕家作為交易的憑證嗎?

相如端劍眉緊皺,也愈發為姑母和小表妹感到不平。分明是錢權交易,慕家竟這樣欺負人,若非小表妹運氣好,只怕她也要和姑母一般,無聲凋零在慕家的後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