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居然讓南音跟著回揚州探親?

南音尚未表示詫異, 崔太後先震驚地看了眼綏帝,他剛在崔攸的敬酒下舉杯喝了小盅,神色無異。

作為親眼見證綏帝變化的人, 沒人比她更懂這個外甥對南音的感情和執著。當初放人回家過年, 他都能在人家生父面前直截了當地說“不急”,如今再次把人留在了宮裏,本以為治好眼疾的下一步就是封妃,沒想到他竟願意讓她回揚州一趟。

是想通了?太後覺著, 不像。

相如端沒想那麽多,他被欽點為狀元後, 綏帝獨自和他說了些話。並非甚麽國家大事,而是令他在回揚州期間都照看好南音, 將人全須全尾地帶回長安。

這是命令,也是囑托。相如端認真領命, 回過神唯有無限激動與歡欣。

相家寬和,在他知事後常允他回溫家看望生身父母,因此外祖母和生父對小表妹的思念和愧疚,他深有了解。如今幾人即將得償所願, 他亦為其高興。

親手幫南音續了碗湯,相如端溫聲道:“再過五六日便要啟程了,你先收拾好行李,屆時……屆時是在宮門前接,還是去慕家?”

他壓低了聲音問。

“便在宮門前罷。”南音頓了會兒道,藥癮尚未完全斷除,在去揚州前, 她也不適合歸家。

相如端說好, 神色松快許多, “若有其他所需,待會兒列個單子,我在外邊給你采買好。”

“好,謝謝行止表兄。”

憑著點點酒意,相如端搖頭,爽朗一笑,“其實直接喚阿兄,我會更高興。”

南音微怔,好一會兒沒說出話來,相如端善解人意地止住,“無事,路途還有許多時間,不想改口或慢慢轉變,我都不急。”

他的確是個直率的人,從初次見面就能直截了當的表達對慕致遠和慕笙月的不喜,對她說出“阿兄來了”這樣的話,可以清晰地知曉,相如端還是愛憎分明的性格。

不如某些官員八面玲瓏,更不會勾心鬥角,只有智謀和膽量,還有忠君的俠義心腸。南音愈發懂得綏帝為何欽點他為狀元,才華、性情缺一不可。

值此用人之際,他恰好是綏帝最需要的。

午膳結束時,紛紛的雪告一段落,綏帝和太後親自送狀元郎和小探花到鸞儀宮前,讓二人深深俯首謝恩,這才告退出宮去。

三日後即正式的慶功宴,到時候也會有各方考校他們,仍需做好準備。

往回邁步,崔太後撤了傘,令侍女內侍們跟遠些,輕聲說:“我聽說,你原先是不滿前十名中有半數都是世家子弟,怎麽今兒殿試一出來,竟有六名都出自世家?”

他們都以為綏帝為了打壓世家,最多只會留二三名額。

綏帝沉默片刻,“只論才華,不論出身。”

青石板上有剛積的雪尚未清掃,踏上去,發出吱嘎響聲,太後的思緒在其中悠悠回蕩,一時竟不知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論是否世家出身,還是不論是否寒門平民出身。

和他對話總需費些心思。

她不知的是,這六名世家子弟,和原先禮部等人商議定下的那五名已全然不同,徹底換了個個兒。五姓世家中,僅有崔家崔攸因種種緣由奪得第三,其余皆非五姓子弟,而是綏朝建朝後才慢慢興起的世家,亦是如今遭受綏帝打壓較少的氏族。

從學問、心性、家世,甚至嫡庶,經過綏帝的綜合考量,才有如今的名次。

有些事過猶不及,何況論見識和文采,那些來自寒門或平民的學子,確實很難比得上底蘊深厚的世家。世家子弟自幼便有難尋的書籍可閱,父兄等長輩在朝為官,亦可讓他們早早懂得許多為官之道,政論上,他們顯然更加成熟通透。

最重要的是,才經過盧家滅門一案,如今韓臨仍在範陽,綏帝暫時需要安撫其他人。

三言兩語解釋後,太後不疑有他,真以為綏帝那股讓她感到危險的瘋勁兒已經沒了,深有感慨,“我還道你已經不管不顧,要和他們徹底撕下臉皮了。如今見你仍能清醒理智,這顆心便放下了。世家之害,其實我並非不懂,先帝對我的不喜,大概也有一半是這個緣故,只是我和你母親都出自崔家……你尚且年輕,比你父皇擁有的時間長許多,十年不成便二十,不然更久,慢慢的來,總能達成所願。”

綏帝表面淡淡嗯了聲,心底如何想,只有他自己可知。

他不可能會把步伐放得太緩,因為接下來還有一事,定然會引起部分世家更大的反應。

……

因知曉南音情況,綏帝和太後都阻了南音送人,她獨自在鸞儀宮內等候,望著門前的皚皚白雪,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列身影。

“就說南音耐不住。”太後笑道,“陛下和我說,你每日這時候都得喝點兒安神湯歇息,就隨禦輦一同去罷,我這會子也有點事,就不留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