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3頁)

百姓們見朱瞻基能說會道,又非常機靈可愛,就和他聊了起來。

別看朱瞻基小,他很會聊天,能不動聲色地從他人口中得到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小商販告訴朱瞻基,這幾年的日子不好過。因為打仗,糧食的價格漲了不少。那個時候的皇帝根本不管這件事情,還是現在的皇上一來南京,就嚴懲了哪些擡高糧食價格的不良商人,這才讓糧食的價格恢復正常。

“這幾年的收成不太好,之前的朝廷還加倍地征收糧食。”

“我們在京師,不用擔心沒有糧食的問題,但是糧食貴啊。”

“這幾年有不少流民來京城,不過都被拒之門外。”

“還有不少流民死在城外,造孽啊。”

“那些當官的下令驅趕流民。”

“那些流民有一些不是什麽好人,我聽說他們搶劫城外的人。”

“我有親戚就在城外的鄉下,他們村就被流民搶過。他們報了官府,結果官府不管。”

“聽說死了不少人。”

朱瞻基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聽得他滿臉驚愕:“有流民?”他怎麽沒聽說過。“現在還有流民嗎?”

“現在好像沒有了。”

“之前皇上打到南京來,那些流民害怕就跑走了。”

朱瞻基忙問道:“跑哪去了?”

“不知道啊。”

朱瞻基又問道:“那你們知道這些流民來自哪裏嗎?”

有一個大娘說道:“聽口音,有北方的,也有揚州和長洲那邊的。”

“北方?”朱瞻基若有所思地問道,“這些流民是因為這幾年打仗才出現的嗎?”

“也不是,在打仗之前就有了流民。”

一個中年男人說道:“在打仗前,就有不少流民來京城。”

“打仗前就有了?”

“打仗前就有不少。”中年男人壓低聲音說道,“之前那位登基時,就有不少地方鬧旱災,或者鬧水災,導致很多地方都沒有糧食。”

“唉,那幾年真的很多地方沒有糧食吃。”

朱瞻基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事情。自打他出生後,北平府就糧食充足。哪怕這幾年打仗,北平府也不缺糧食。

“也就是說這些年一直都有流民?”

“有,一直都有。”

朱瞻基聽了後,不敢置信道:“一直都有流民,京城的官員不管嗎?”

“不管,他們都把流民趕走了。”

“我覺得是之前那位不是真龍天子,所以他上位後才會出現旱災和水災。”

“這幾年怕是餓死了不少人。”

“我聽說當今聖上在北平府的時候,北平府風調雨順,年年大豐收。”

“這就說明當今聖上才是真龍天子。”

“如今聖上登基,不知道江南能不能風調雨順?”

“肯定會風調雨順。”

朱瞻基把他們說的話記了下來,隨即又問道:“除了流民,還有其他事情嗎?”

“沒有了。”

接下來,百姓們說起家長裏短。

朱瞻基聽得津津有味,決定回宮後說給朱棣和徐皇後聽。

“小老板,你明日還來這裏賣楹聯嗎?”

“來,明天下午還來。”

“那我們等你啊。”

跟小商販和百姓們辭別後,朱瞻基帶著陳蕪他們回到宮裏。

朱棣早就在坤寧宮等朱瞻基。他和徐皇後邊下棋,邊聊朝中的一些事情。

聽到外面傳來給朱瞻基行禮的聲音,朱棣和徐皇後相視一笑:“回來了。”

“皇祖母,我回來了。”朱瞻基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隨即向徐皇後和朱棣行禮,“見過皇爺爺,見過皇祖母。”

看著朱瞻基滿臉笑容的模樣,朱棣打趣道:“怎麽笑的這麽開心,楹聯全部賣了?”

“對啊,全部賣完了,明日再去找先生他們寫楹聯。”朱瞻基從陳蕪手裏接過兩百文錢,在朱棣他們面前炫耀了起來,“皇爺爺、皇祖母,整整兩百文錢。”

看著寶貝孫子這副得意的小模樣,徐皇後好笑道:“你能賺兩百文錢多虧了楊先生他們。”

“我決定明日好好感謝楊先生他們。”朱瞻基轉頭對陳蕪吩咐道,“讓光祿寺明日中午給翰林院送膳食,要他們做一些好菜給先生他們吃,還有點心。”

“是,殿下。”

“對了,告訴光祿寺的人,這是我送給先生他們的謝禮,他們要是敢怠慢,我絕不輕饒。”

“是,殿下。”

朱棣笑道:“你倒是會謝啊。”

“我只能請楊先生他們吃飯啊。”朱瞻基嘟了嘟嘴說,“我總不能賞賜他們金豆子吧。”

徐皇後揶揄道:“你舍得嗎?”

朱瞻基非常耿直地說道:“舍不得。”他那些金豆子,自己都舍不得用。

徐皇後和朱棣聽到朱瞻基這麽說,兩人都不由地愣了下,隨即兩人無奈地笑道:“你倒是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