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3頁)

九爺被兩個孩子撞了個滿懷,但這些年他和十三在海上經受了無數風吹雨打,一開始他偶爾還犯懶躲在船艙裏,後來被十三拉著每天在甲板上習武,身板結實得不得了。

弘霈華裳在阿瑪胸膛上撞得生疼,但還是僅僅抱著了自家阿瑪,口中連著喚了好幾聲“阿瑪”。

九爺和十三爺抱著自家的娃,都狠狠摸了摸頭發,然後一起微微後退了一點,同時打量起孩子:“竟然長這麽大了。”

弘暉在後面信不走過來,微笑道:“弘暉給九叔十三叔請安,兩位叔叔這些年辛苦了,皇瑪法讓叔叔們在天津衛驛館暫歇一日,待明兒一早再回京。”

這八年來,船上的所有人都累壞了,雖然一個個都很想趕緊回京,但在天津衛歇息一日的確是個好主意。

九爺和十三爺從善如流,這才打量起弘暉。

九爺先點頭,笑道:“不錯,著實不錯。”

十三爺走過來拍了拍弘暉的肩膀:“做了太孫累不累?”

“托兩位叔叔的福,弘暉才能有今日。弘暉一切都好,二位叔叔辛苦,咱們別在這兒說話,先去驛館吧。”

弘暉說著問:“二位叔叔騎馬還是坐馬車?”

九爺和十三爺對視一眼,這八年來,他們已極有默契,都知道這一路上肯定很多百姓夾道歡迎。

在船上待了八年,他們自然是想騎馬的,但似乎太高調了?

弘暉笑道:“不若咱們都騎馬?也讓二位叔叔瞧瞧弟弟妹妹們的馬術。”

九爺很想瞧瞧。

弘暉從侍衛手中接過韁繩,親自為兩位叔叔牽來馬匹:“九叔,十三叔,請上馬。”

“這如何使得!”十三爺連忙側身:“怎麽讓太孫為我二人牽馬?”

九爺也沒想到當今太孫竟然親自為他牽馬。

弘暉態度十分堅定,列了幾條理由,九爺和十三爺只好上馬。

面上雖然無奈,但二人心底都美滋滋的。

在馬背上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明晃晃寫著幾個字:弘暉比當年的弘晰強太多了!

·

官道兩旁百姓夾道歡迎。

有許多當年目送九爺和十三爺出海的人小聲感慨:“天呐!九爺和十三爺怎麽曬得這麽黑了?”

“是呀,當年第一次瞧見九爺的時候,我們都驚為天人。怎麽出了趟海,人變得像剛從煤窯裏鉆出來似的?”

“瞧瞧後面那些侍衛、船員,一個個也都曬得黢黑黢黑的。”

“可想而知這八年,他們在海上多麽辛苦。”

“誒?我怎麽覺得人比以前好了很多?我記得八年前出海的隊伍逼著長很多呐!”

“老天爺,那些人該不會是沒回來吧!”

百姓的聲音斷斷續續傳到九爺和十三爺耳中。經歷了最初和孩子們團聚的喜悅後,兩人的心情再次沉重起來。

這八年在海上的生活,的確遠超旁人想象的艱難。不僅艱難,很多次他們都是遊走在死亡的邊緣。

·

回到驛館,弘暉讓弘霈華裳和弘暾跟在身邊,和九爺十三爺一起聊了大約一個時辰。

晚膳後,他寫了道折子派人送回京,同時有一封書信給他阿瑪。

三日後,九爺和十三爺在幹清宮覲見,奏陳這八年來在海上的經歷。

直到這時康熙爺才知道,他的九兒和十三兒在海上幾次險些喪命。他們遭遇了幾次海戰,都落過海,都中過槍,都受過刀傷,也曾被偷襲很多次。

看到九爺和十三爺身上這八年來新添的大大小小疤痕共十幾處,康熙爺眼睛濕了,心疼他的兒子。

同時心底又是一陣後怕:“若你們沒出海,朕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海面上竟然是那般光景。也不會知道,原來外面有那麽多國家在開疆拓海。”

“胤禟,胤祥,你二人乃是本朝的大功臣。”康熙爺說著看了四爺一眼:“老四前幾日已經上了奏折,要為你們請封郡王。有些大臣還不樂意,明兒個大朝,朕就要親自駁斥他們。郡王爵位,是你們應得的。”

次日大朝,康熙爺讓大太監羅列了九爺和十三爺這八年來的功績,而後宣布要給這兩個兒子加封郡王,同時要在紫禁城那邊六部處刻碑記事。

九爺和十三爺謝了恩,下朝後又被康熙爺留住說話。

兩個孩子揉著眼睛盼到半夜,才把九爺盼回來。

秦晚見他進來,朝五個正聚在一塊翻書信的孩子努努嘴:“喏,都不肯睡覺,盼著你回來好好說說話。”

九爺看了一眼相親相愛的五個孩子,又看了看秦晚:“你把孩子們教養的很好,這些年辛苦你了。”

若在別家,福晉大約要謙虛兩句。秦晚直接反問:“你怎麽謝我?”

九爺直接拍手,讓金鬥銀鬥帶人擡進來四個大箱子,打開來,滿滿當當全是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