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頁)

被大家羨慕的秦晚還不知這些,她只覺得自己像在刀尖上行走。

因為,一廢太子馬上就要到了。

在秦晚收到九爺寫給孩子們的第三十五封來信時,康熙四十六年結束了。

·

九爺自從出海後,每天都很想念幾個孩子。大約是因為陪伴弘霈和華裳最多,最想這兄妹倆。也想三淑,她們一天天大了,依舊很怕他,但被教養的很好。他這一出海不知何年何月能回來,只怕再相見時,最大的淑德都快定親了。

九爺那顆長在商場上的心,忽然生出一種奇怪的、酸澀的老父親的滄桑。

所以自從出海後,九爺便決定要經常給孩子們寫信。

大約是船上的生活比較無聊,九爺沒隔六七天就會在船靠岸時寄幾封信回來。分別是給孩子們的、給宜妃的、給老十的、給各地商會的,偶爾也有給秦晚的。

給秦晚的每一封都很短,多數是他路上讓船上帶的畫師畫的小圖,外加他的幾句要緊話。

給孩子們的信每封都很厚,幾乎要把信封塞抱。

因是給五個孩子寫的,所以每次信來時,秦晚便把五個孩子和西跨院的完顏氏、馮氏和佟氏都叫上,讓紫玉或者赭葉一塊念給大家聽。

每每講些船上的見聞、趣事、當地故事、在海上生活的一些感想領悟和技巧等等,最後再附上對每個孩子的幾句囑托。交代三淑要聽話,學好規矩也要學騎馬,交代弘霈華裳要多吃飯等等。一般隨信來的還有一些當地的特產、小玩意。

漸漸地,每隔幾天的一次家書時間,竟然成了孩子們最期待的家庭項目。

秦晚一開始以為九爺只是個新鮮頭,大約寫幾次就不寫了。也不知道上上輩子對孩子們根本不上心的狗男人這輩子到底中了什麽邪,竟然一直堅持了下去。

不僅堅持下去,九爺的文采竟然還越來越好了。出海一個半月,他已經走到了琉球。隨信寄來的土特產之外,還多了教授當地語言的書籍。

秦晚忍不住感慨:果然狗男人無論如何都是還是那個人。上上輩子的他對語言就非常感興趣。他的英吉利語是兄弟們當中學得最好的,經常和京城這邊幾個教堂的傳教士用英語交流。

這輩子出了海,他果然每到一處都要首先搜集當地語言的相關書籍。

其實不僅僅是語言相關書籍,九爺每到一處都會把能搜集的書都搜集一份。有的隨船帶著,有的派人直接送回京城。

到現在,九爺出海七個月,秦晚已經派人收拾了一間屋子出來,專門用來收藏他給孩子們寫的信和特產小禮物。

雖然她對老九沒感情,但他這份慈父之心,倒也值得肯定。

不知道怎麽回事,老九在家時都沒培養出來的多麽濃郁的父子親情,在他出海後竟然慢慢熬得十分濃郁。

五個孩子經常想阿瑪,想了就一塊來這間屋子裏瞧瞧。

最大的淑德捏著小拳頭表示,她要盡快學好多好多字,將來念阿瑪的信給弟弟妹妹們聽,還要給阿瑪寫回信。

可惜,她的回信九爺很難收到。

康熙四十七年的新年,就在秦晚、完顏氏、馮氏和佟氏帶著五個孩子在家裏,圍著紅泥小爐吃年夜飯守歲時,幾個孩子時不時“阿瑪什麽時候回來”的問題中來臨了。

秦晚從除夕宮宴出來時,已經月上中天。幾個孩子打著哈欠還堅持著。

“大額娘,宮宴好玩嗎?”淑容湊過來,好奇地問秦晚。

秦晚眼前又浮現出宮宴上太子妃懨懨的臉。除了大福晉和三福晉,福晉們基本都和她關系不錯,今年倒沒什麽風浪。做不過是大福晉很得意,三福晉忍著得意而已。

而秦晚心裏總是忍不住回想上上輩子一廢太子時的事,哪怕妯娌們沒怎麽牽扯她的精力,她依然不太輕松。

上上輩子一廢太子時,老爺子火氣大到發瘋,所有皇子一開始都受了罰。這輩子也不知道到底會如何發展,哪怕九爺不在,娘家也沒摻和,秦晚也有些沒底。

而且,四爺那邊到底是怎麽回事?

上上輩子他雖然也當過欽差去外地辦差,但沒像這輩子似的這麽頻繁。

如今老十三出了海,四爺怎麽也跟永久出京了似的?這大半年他幾乎都沒沾過家。

太子那邊到底什麽情況?見天的給四爺安排出京的差事?

而且,老爺子竟然全都同意?

秦晚覺得這輩子的發展有些意外。該不會老四的皇位被她給蝴蝶沒了吧?

啊,她的小日子呦……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