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3頁)

秦晚用力點點頭:“自然可以。”她心裏就是這麽想的。

“不過這事兒不能咱們自己定,得妯娌們聚在一起討論完了,再向老祖宗請示。畢竟先前開醫館的時候說過男人不許進。”

“咱們可以用分館的形式,”自從開了醫館,大家的思路漸漸都打開了。四福晉一向周全,當即道:“咱們可以在原有的慈仁醫館旁邊開一個慈仁兒童醫館,或者空間有限沒辦法另開就在原有的醫館內辟出一部分空間來。”

“聽多了下面人的回稟,我也有這個想法,”十福晉接道:“那些普通人家的女子活的太辛苦了,要不是聽下面人說了些前來求醫的那些可憐女人的故事,我都不知道原來世上還有那麽淒慘的地方。來求醫的好些人,她們的孩子也都有這樣那樣的遭遇,我有時候聽不完一個人的故事就忍不住想哭。有一回,一個女人的故事弄的我三天都吃不下飯。後來讓人拿銀子去幫她才算過了心裏的檻。”

十福晉捏了捏拳:“這個醫館,我一定要開大開好。”

秦晚拍了拍十福晉的手,對妯娌們道:“只要咱們心往一處使,慈仁醫館一定能越來越好。”

·

妯娌幾個簡單聊完,便把這事兒派人說給太子妃聽。

已經懨懨了許久的太子妃一下就支棱起來,連弘晰他娘李佳氏夾槍帶棒的幾句嘲諷都沒搭理。

隔了幾天待秦晚把手頭上的幾件事情弄完,便接到了太子妃的帖子,約妯娌們八月初六禦花園見。

太子妃已經把毓慶宮所有宮務全都交給了李佳氏,只不過還剩下中秋宮宴一項,但前段時間她連中秋宮宴的籌辦都找借口不參與了,只在後院懶懶癱著。

收到了關於研究院設立的想法後,太子妃總算幹了點事情。這是她在整個康熙四十六年唯一一次幹正事。

研究院的事情推進的很順利,從大福晉到十四福晉全票通過,且都挺期待。也有人嘲笑曾經的自己。

比如大福晉。

早先秦晚表示大家都可以參與醫館的時候,就該第一時間參加。這回可不能再落後了,不然等將來人家的醫館都能輕輕松松治愈疑難雜症了,她們的醫館還只能看些簡單日常的病,豈不尷尬!

妯娌們討論們,落實了一份詳實的、極具操作性的方案,然後又約了個日子大家夥一塊去請太後過目。

太後聽的心花怒放。這些個孫媳婦如今家長裏短的破事都少多了,這樣多好。在民間都能得個好口碑,也能幫皇家攢個好口碑,還有利於家庭和諧。

太後大手一揮,下了道懿旨支持孫媳婦們的醫館事業。

康熙爺龍心甚慰,連著在宜妃處歇了三天,然後去兒媳婦參與了醫館事業的嬪妃處各歇了一夜。老爺子很大方,給嬪妃們都賞賜了好東西,也給兒媳婦們都賞賜了一套頭面和一對玉如意。

太後心裏想的多半是皇家的口碑和皇子後院的和諧,但是康熙爺想的遠。

他已經從這個醫館上看到了未來二十年甚至十年內,大清人口一定會增長更快。人口,意味著勞動力,意味著更多的稅收。當然,也意味著更多的口糧需求。好在紅薯、馬鈴薯、棉花經過上百年的推廣,百姓的溫飽都能解決。

直郡王和大福晉府裏感慨:“老九出海,九弟妹守了活寡,但該幹的事兒竟然一點沒少,似乎還比以前更厲害了。”

“可不是,以前我瞧她很不順眼,可如今不知怎的,恨不得和她換換腦子。”大福晉摸著禦賜的如意:“可惜,老九出海了。若還在朝堂上,拉攏過來定然是爺的大助力。”

“無妨,反正太子那邊也損失了老十三。老四如今又見天的被皇阿瑪派到外地去辦差,太子身邊兩個皇子都沒了。爺如今優勢很大。”

“不夠,老九媳婦那邊的動靜你也得盯著。別回頭她再弄出什麽稀罕的,你不知道,又落後了。”

·

盯著秦晚的不光直郡王一家,不過她自問連打麻將都光明正大,一點都不怕。

再說了,老九不在,盯著她又有什麽用呢。

隔壁十三福晉也被盯著,最近越來越敬佩秦晚。先前在城門口送九爺和十三爺時,她總想多看一會。那時候秦晚想早點回府,她心裏還覺得不理解:為什麽丈夫馬上就要再難相見了,九嫂還跟沒事人似的?

現在,十三福晉整天和秦晚攪在一塊,終於明白了:丈夫不在家,可比天天在家舒坦多了!

雖然那方面的欲望必須忍著,但後院的小妾隨便拿捏!且想做什麽事只要不越矩,都可以!

十三福晉三天兩頭帶著孩子來找秦晚玩,每次秦晚帶著後院五個孩子出門,十三福晉必然也帶上府裏的孩子跟上。

九爺修的溫泉莊子,也被十三福晉蹭著享受了許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