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4/4頁)

隆科多可是保隔壁四爺坐穩皇位的大功臣呐!

關鍵是,康熙爺竟然準了?什麽意思?這輩子四爺的皇位還能摸到嗎?

秦晚覺得九爺還是趕緊出海比較好。九爺也是這麽想的。

九爺便悄悄寫了封折子,趁著老爺子單獨召見他,當面呈了上去。

康熙爺看完後,眉頭深鎖,好半天才松開:“你真的覺得,到外面能尋到更多商機?”

“兒臣打算等英吉利使臣來的時候,好好問問話。最近兒臣特意練了他們那邊的語言。”

“你有心了,”知道老九事先做了準備,康熙頗為欣慰:“以前覺得你有時候渾,如今成家立業了,倒是越來越能體會朕的難處。”

九爺跪下:“兒臣悔不當初,若能早些體會您的難處便能多為您分憂,也不會做出從前那些糊塗事。”

康熙爺越發欣慰:“你先回去,出海的事兒朕好好考慮一番。”

隔了兩日,康熙爺召見張廷玉和馬齊、佟國維,秘密議事。議事的內容便是要不要派人出海。

幾個人爭執不休。

大朝上見過後,康熙爺特意挑了個日子,宣使者進宮,伴駕的依然是張廷玉、馬齊和佟國維。

聽人家介紹了很多近些年的發明,和大英帝國在海上的雄風後,康熙爺心底升起一個無比強烈的念頭:這些番邦算什麽?幾個艦隊就敢在海上說自己無敵?

等老九帶著艦隊出去,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做真正的□□上國。

伴駕的佟國維也慢慢改變了先前固執的念頭。

出海,終於定下來了。

康熙爺特意把兒子們都叫到幹清宮來:“你們誰願意出海?”

太子肯定不樂意。

直郡王想推薦自己一系的將軍去。康熙爺否決:“此事幹系重大,必須有皇子坐鎮,只是此事危險重重。英吉利的使者在海上走了兩年才來到大清。”康熙爺故意誇張了些。

三爺還要編書。

四爺得追繳國庫欠款,康熙爺不會讓他去。

五爺今兒個頭一次聽說這事兒,有點蒙。

七爺跛腳,怕自己出海有損大清形象,沒吱聲。

九爺沒急著說話。

十爺有點想出去,但他想往北邊走,他想去草原以北和盛京以東看看。

十二只想畫畫。

十三,十四想去軍中建功立業。

眼瞅著沒人說話,十三爺占了出來:“兒臣願為皇阿瑪分憂。”

康熙爺有些意外,為什麽?老十三不是支持太子的鐵杆嗎?怎麽忽然想出海?

十三爺心底一直記著先前弘晰弘暉落水的事兒,他親眼瞧見弘晰拼命在水裏掙紮,每一下都讓弘暉的腦袋在水裏沉的更深。雖然把事情捂住了,可是十三越想越心寒。

為了朝廷的穩定,他只有讓弘暉暫時委屈。畢竟對方是皇長孫,就算說出去,別人未必會相信,甚至可能反過來誣陷是四哥父子想要奪嫡,故意陷害。

一家子骨肉,因為爭權奪利變成這樣,非十三之願。他選擇支持太子,也不是因為太子最優秀。而是他名分早定,支持他,朝局最穩定,更有利大局。可是如今,一切都變了味。

出海這事兒,雖然以前他沒想過,但他自信自己能做好。他老十三絕不僅僅只在軍中能建功立業。

康熙爺有些意外,也有些欣慰,只是說:“朕的老十三是個俠義皇子,朕怕你出去,會吃虧。前朝鄭和多次遠下西洋,也沒少吃洋人的虧。”

九爺站出來:“皇阿瑪,兒臣願往。兒臣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慣了,有兒臣在,絕不會讓咱們的艦隊吃虧。兒臣會和十三弟一起,為皇阿瑪賺上滿滿一船的銀子回來。”

康熙爺捋著胡子笑了。

太子在一旁覺得可惜。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