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5頁)

趙氏和鄒氏便退到廂房去。

秦晚又把金鬥叫過來:“派個小太監去城東連橋胡同聞家傳個話,就說鄒婆婆和趙嫂子有事在我跟前多待會。讓她們家裏人不必擔心。”

一個半時辰後,趙氏謄抄完畢,又來正房回話。

秦晚留婆媳二人在府上用晚膳。天寒地凍的,人家幹了半天活,不留飯實在不像話。婆媳倆自知身份低微,不敢同席,秦晚只好讓人在她的膳桌旁另擺一張矮了半尺的桌子。

用膳時,秦晚就著醫館的話,又和婆媳二人簡單聊了聊:“醫館要用的藥材,你們覺得從哪裏采買好?”

既然秦晚問了,趙氏便舉薦了兩家。一家是城西的葉家,一家便是天津衛她妹夫柳家。兩家各有側重,各有所長。

秦晚點點頭,準備回頭讓金鬥派幾個人出去瞧瞧打聽一下葉家和柳家,沒問題便先用這兩家。

次日,秦晚便讓人開始著手裝修醫館。

九爺在城中有許多鋪子,有的在前門大街這等極品地段上,也有的在偏僻處。

秦晚選了城東連橋胡同旁邊,連橋街上九爺原本的兩家鋪子邊上,另花一千五百兩置辦了一整套院子。

醫館嗎,並不需要占個多麽優越的位置,且很多女子一開始肯定不好意思來,僻靜些好。這邊離鄒氏趙氏家近,方便她們當差。旁邊又挨著九爺的兩家鋪子,萬一有人鬧事,也好照應。

那院子秦晚並沒去過,但是因距離鄒氏趙氏家近,那條街上的鋪子格局大致相仿,婆媳二人倒都知道。

前頭裝修一下做醫館門面。門面兩層,底下劈成三部分,藥櫃賬房一處,給普通病人看病一處,儲存秦晚讓人專門做的大褂、口罩、棉手套等物又一處。上頭二樓做私密檢查室,又按檢查部位分成兩處。

後面二進院子東廂制藥、西廂培訓學徒,中間堂屋一間留著秦晚隨時過來,兩間劃給鄒氏和曹氏安排。再往後面一排屋子,按鄒氏和曹氏要求的修整一下,儲存藥材。

秦晚又讓傅嬤嬤掌眼,從旗下選了四個會些拳腳的精壯嬤嬤,讓傅嬤嬤每天她們培訓一個時辰,等過段時間就送到醫館去。每天兩人,輪換當差。裝修的時候負責盯裝修,等開業了便負責守門。

閑暇時,她又拿出先前趙氏寫的幾十頁紙細細看了幾回。

在現代時,她身體很好,並沒真正接觸過這方面的檢查,也只是被科普過女人可能會遇到、甚至在女子中很普遍的病症。據鄒氏和趙氏所說,紙上所寫,有一代代大夫總結出來傳下來的,也有鄒氏做接生婆婆三十年,見得多了自己總結的。

根據病症部位不同,從上到下分了好幾個大類。有些病已有完善的診治方法,而有些女子難以啟齒的病症,目前只知其表,不知其理。

秦晚研磨,默默又在紙上記下一條:總結對比,細分,系統化,記錄成冊。不知道她有神之年有沒有可能把這個女子醫館做成現代的婦幼醫院那般。

·

不知不覺到了上元佳節。

宮宴自是免不了。

秦晚糾結了一下,不太想去。可是最近太忙,她忘了提前幾天開始裝病。

畢竟昨兒個晌午太醫才過府來給她和五個孩子以及佟氏請過脈。

秦晚把狸花貓叫到跟前:“下回重大節日宮宴,你可要提前四五天提醒我裝病。要不然回回去應付她們,怪累的。”

狸花貓伸了個懶腰,很應付的“喵”了一聲。

·

上元宮宴依舊在幹清宮。

瞧見秦晚來,太子妃走過來,很是親熱道:“才半個月不見,九弟妹怎麽瘦了?”

大福晉打趣:“莫不是老九離京多日,九弟妹思念夫君,吃不下飯?”

啊,這八卦的嫂子們!

三福晉過來,有些難為情道:“先前弘晟那小混賬惹了禍,這才害的老九被皇阿瑪派到泉州那千裏之外的地方去辦差。都是嫂子不好。”

能不能別把她架在話題中心?再這樣,下回她說什麽也不要來了。

秦晚和嫂子們應承幾句,終於落座。

可是還沒完。

大福晉又挑了個話頭:“前幾日我去寧壽宮請安,老祖宗正在練字。你們可知道為什麽?”

大家已經隱隱約約聽說了,老祖宗要給九福晉賜塊匾。

真是奇了!

這位老太太從草原上嫁過來幾十年,從來都不願意拿筆墨紙硯偽裝成文化人。這都六十多歲了,竟然會為九福晉練字?

妯娌們有羨慕的,有嫉妒的。但每個人心底都很好奇:九福晉除了會拿銀子討人歡心外,到底還有什麽過人之處?

所以這幾日,大家都悄悄派人觀察九貝勒府的動靜。

再聯系一下老太太練的是“醫者仁心”四個字,都猜出來,老九兩口子要開醫館。